明左

第1752章 一戰震歐洲(1/2)

    從臨清半球實驗到無動力滑翔翼,再到熱氣球,讓人們認識了空氣,認識了空氣動力學。

    通過對風的觀察,看著狂風毀天滅地的威力,又有許多科學家展開了思考。

    既然空氣流動形成的風有如許大的威力,那麽是不是可以就此成為前進的動力呢?

    經過十多年的研究,壓縮空氣成為了現實。

    而隨著工藝製造的技術不斷完善,特別是蒸汽機製造的需要,活塞也應運而生。

    有了這兩個東西,活塞發動機就出現了。

    基於軍事是科技前沿的原則,活塞發動機最先被應用的地方,就是魚雷。

    在裝備海軍之前,魚雷經過了十幾輪的測試,效果非常優秀。

    風帆戰艦在麵對這種速度超過三十節的武器,除非在很遠的距離發現,否則幾乎沒有躲避的可能。

    然而魚雷的前半段航程幾乎都在水下,從海麵上看不到什麽征兆。即使有,在混亂的戰場上也微乎其微。

    等到發現的時候,對不起,隻能聽天由命了。

    現在的西班牙人就是如此。

    他們欣喜於即將靠近遠洋艦隊,隻顧著加快船速,卻沒有注意到危險來自於海裏。

    十一顆魚雷飛速鑽入了西班牙艦隊當中。

    也是湊巧,最前方的戰艦居然都和魚雷擦肩而過。但後麵的,就沒有那麽幸運了。

    船體毫無征兆地突然聳動了一下,緊接著地龍翻滾的爆炸就將戰艦送上了半空。不等落下,就徹底解體。

    各種各樣的碎料四處崩飛,形成了第二輪的風暴。

    附近的其他戰艦盡管已經散的足夠遠了,但依舊還是被波及。

    許多戰艦的風帆被撕扯成了碎布,航速猛地下降了一大截。

    甲板上的船員也如同被暴雨席卷了一番,刹那間腥風血雨令人作嘔。

    看著整個艦隊足足消失了一半左右的船,幸存的西班牙人全都懵了。

    到底發生了什麽?

    到底怎麽回事?

    為何好端端的,處於後方的戰艦就被擊毀了?

    他們沒有看到遠洋艦隊開火,也沒有看到炮彈飛過來啊!

    魚雷的首戰,取得了豐厚的戰果,讓遠洋艦隊官兵們士氣大振。大家在歡呼之餘,立刻開始了緊張的裝填。

    這個程序實在是快不了。

    一枚魚雷重量超過了三百公斤,即使使用了起重機,完成裝填也要十五分鍾。

    真正的發射一時爽、裝填火葬場。

    不過看著銳減的西班牙戰艦,炮兵們決定好好捍衛自身的主力位置。

    各種大小火炮輪番開火,傾盡全力朝著西班牙人投送火力。

    因為距離近了,導致命中率直線上升。

    而且中小火炮的參戰,增加了覆蓋率。

    眾所周知,海戰當中,覆蓋就是命中。

    一輪齊射下去,八、九十發炮彈,中了一發,那就是戰果。

    衝的最快的西班牙艦隊最終全部葬身在了五百米外。

    悲憤的士兵抱著桅杆,跟著一起沉向大海,隻能絕望地看著遠洋艦隊的戰艦快速遠去,留下一個冷酷的背景。

    究竟從什麽時候開始,偉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淪落到了如今的地步?

    居然連一炮都沒有打,就成為了海底冤魂。

    類似的場景,在整片海域不停發生。

    西班牙人努力利用自身船多的優勢,進行大範圍的穿插移動,妄圖完成對第四支隊的包抄,從而限製遠洋艦隊的航速,逼著第四支隊打近戰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