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1451章 青山證我心(1/2)

    “你說這些中華軍,究竟都是怎麽練出來的?竟然比咱們八旗還要厲害。”

    石口外,阿濟格和博和托並肩而立,感慨萬分。

    渡過黃河之後,阿濟格一刻也不敢耽擱,攻破大寧之後便緊趕慢趕,隻希望盡快衝出呂梁山脈,包抄國防軍的後路。

    可是他的動作再快,還是被國防軍給擋住了。

    難道真的是天意如此,要讓大清曇花一現嗎?

    博和托的心境和他差不多,也感到一絲無力。但事已至此,不能回頭了。

    “王爺,對麵的中華軍好像人數不多。不如咱們一鼓作氣,說不定能夠衝過去。”

    他以為阿濟格鬥誌消散了,殊不知阿濟格隻是感慨一下而已。

    對於該如何戰鬥,阿濟格信心十足。

    “隻要通過石口,中華軍就再也阻攔不住我們了。告訴將士們,此戰有進無退。”

    自古以來對於軍隊的稱呼,多以國號加之。比如漢朝的軍隊就叫漢軍,唐朝的軍隊就叫唐軍,明朝的軍隊就叫清軍……

    啊,不對,叫明軍!

    因此滿清這邊對國防軍,便冠以“中華軍”之稱。

    而在帝國內部,則是稱呼為國防軍。

    阿濟格深知此戰的關鍵,就是石口。

    這個地方頗為有趣,如果貼切形容的話,更應該稱之為十字路口。

    石口的西麵,一共有兩條路線匯聚而來。

    一條是阿濟格大軍奔襲而來的大寧方向,另外一條路比較狹窄,可以通往石樓。

    而在石口的背後,道路同樣一分為二。不管走哪一條,都可以衝入汾河穀地。

    這也是顧誌奇亡命行軍、搶占石口的原因。

    這個地方丟了,就再也無法限製阿濟格的行動。

    到了那時,他們就隻能在廣闊的平原地帶去和數萬清軍周旋。

    以治安師的能力,不要說圍追堵截了,恐怕還會被各個擊破。

    因此隻有利用險關隘口,才能擋住阿濟格的兵鋒。

    眼瞅著對麵清軍的兵馬鋪天蓋地,並且已經開始做臨戰的準備,第13團這邊從上到下都不免有些慌張。

    “都不要怕,沒什麽大不了的。清軍也是人,中了咱的子彈也會死。咱們的武器比清軍要好,隻要守住這裏,咱們就是勝利。”

    顧誌奇在陣地上來回走動,手裏拿著喇叭,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被每一個士兵聽到。

    這種時候別無他法,隻能鼓舞士氣,才能讓這些新兵忘記恐懼。

    在他的下麵,第13團的各個軍官更是事無巨細,幫助士兵們進行最後的整理。

    “子彈袋要更靠前一些,這樣才好隨手抽取。”

    “開槍的時候一定要屏住呼吸,但不要時間過長。打不準也沒有關係,重新裝彈就是。”

    “盾牌一定要稍微傾斜向上放置,敵人的弓箭都是拋射過來的,豎直放著起不到作用。”

    一聲聲細心又精準的告誡,讓13團的新兵們慢慢放下了緊張的心緒。

    長途奔襲後的疲憊漸漸開始消散,士兵們遵照命令、拿出應急食品開始補充能量。

    “鼇拜,你為先鋒。讓這些漢人好好瞧瞧,我們大清巴圖魯的厲害。”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