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1431章 艱難的歸程(1/2)

    “我這人沒啥本事,也不懂啥大道理。就知道韃子跑到咱們漢人的地界上燒殺搶掠,無惡不作,是爺們的就不能眼睜睜看著。更不要說,陛下還死於韃子之手。主憂臣辱,主辱臣死,各位兄弟,你們說,能不報仇嗎?”

    梁越端著酒碗,行走於兵將中間,說的話鏗鏘有力,人人耳聞。

    他決定了,要對清軍出手。

    而他這個決定,一開始令不少人反對。

    許多人都認為,應該放任清軍和國防軍兩敗俱傷,本方從中漁利。

    畢竟當初帝國就是這麽幹的,才導致大順煙消雲滅。

    可梁越卻強硬地否決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襄陽屠城的消息傳來後,梁越就一意孤行。

    但是今天,在武關城下,他的話激起了所有將士的同仇敵愾。

    是啊,大家夥都是漢人,怎麽能放任韃子來去自如、燒殺搶掠呢?

    涼軍占領武關、商州,擋住了清軍的退路。

    顯然,清軍要想從此經過,絕對不會容易。

    “平西王,由你為全軍先鋒,吳克善、尼堪、瓦克達、石廷柱、葉臣、劉之源、李國翰全部歸你麾下。”

    阿濟格如同老虎一樣,盯著眾將。

    “此戰必須大獲全勝,打開通道。事關我大清氣運,誰要是敢胡作非為,本王隻好摘了他的腦袋。”

    “末將聽命!”

    原本得知要聽命於吳三桂,滿清眾將全部氣憤不已。此時卻全都被嚇住了,紛紛乖順了起來。

    唯獨吳三桂麵無喜色。

    他又哪裏不知道,阿濟格和多鐸將最重要的一仗交給他,表麵上是信任,實則是怕他尋機跑了。

    這樣逼著他衝鋒在前,除了拚死效命做炮灰,還有其他的辦法嗎?

    阿濟格和多鐸也不想想,他吳三桂如今還有其他的路可以選嗎?

    當初在山海關的時候,帝國都沒有接納他。

    現在他成了天下人人唾罵的大漢奸,落到帝國手中,絕對是明正典刑的下場。

    清軍上下也知道情況緊急,能不能回到關外必須得拚命了。

    三天後,吳三桂率領滿漢蒙十一萬大軍衝到武關城下,立刻就展開了進攻。

    武關自古就是秦楚咽喉,夾在崇山峻嶺中間,唯此一路。

    不打下這裏,就沒有辦法進入關中。

    而且因為地形狹窄,沒有多少迂回餘地,隻能打呆仗、硬仗。

    石廷柱也是拚了,愣是在累死了三千民夫的情況下,及時將紅衣大炮送到了陣前。

    生死攸關的時候,吳三桂也不節省,下令大炮對著武關內外狂轟亂炸。

    梁越在武關前麵部署了七道防線,將地麵挖的壕溝縱橫,甚至還在許多壕溝中引入了河水,絕非人力能夠通過。

    在吳三桂的嚴令之下,清軍士兵從馬背上下來,徒步開始進攻。

    他們從附近的山上砍下來大量的竹子,編成竹排,搭在壕溝上麵通過。

    步兵旁邊必然伴隨著弓箭手和火槍手,利用火力優勢壓製涼軍。

    涼軍有地形優勢,加上箭術和火槍不如清軍,幹脆由蒙古人在後方采用箭雨覆蓋。

    這一次是真真正正的箭雨了,不求準頭,隻求壓製。

    梁越還把僅存的十五門火炮部署在了武關城牆上,對著進攻的清軍不停轟擊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