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1406章 合並(1/2)

    “半島本為蠻荒偏遠之地,先民起於微末,茹毛飲血,形同野獸。幸得天朝上國降隆恩、賜福祉,方使我民知禮儀、著華服,敬天法祖,上下有常,始知為人之樂。造百姓者,天也;造朝鮮者,上國也。如今朝鮮窮途末路,王以惡行於萬民,自絕其統。半島萬民泣血叩首,懇求上國憐我朝鮮之民如迷途羔羊,收於王化之下。此朝鮮之幸,普天一統,萬民之望也!”

    對於將朝鮮歸於中華一事,在朝鮮國內掀起了無與倫比的熱潮。

    因為所有的領袖幾乎被屠殺殆盡,朝鮮的官員們知道要想活命,包括維持利益,就不得不投向上國。

    當金堉這個僅存的大老稍微透露意向之後,所有敵對光海君的官員們立刻紛紛響應。

    說起來,還是這些年帝國的做法讓這些官員們看到了更大的希望。

    進入帝國係統的朝鮮人,並沒有因為外邦異族的身份而受到歧視。相反帝國對他們一視同仁,采用一樣的方法進行培養。

    結果就是這些朝鮮人可以盡情施展才華,憑借努力和功勞獲取更高的身份地位和榮華富貴。

    就比如說權曆。

    此人原本在朝鮮不過隻是慶尚道水軍統製使,官位雖然很高,但是在朝堂當中不過是一走卒而已。

    可是自從進入帝國海軍之後,備受重用,現在已經是中將了,甚至還撈到了伯爵爵位。

    豐厚的薪水,崇高的地位,無限的前途,這些都是在朝鮮無法獲取的。

    權曆可以,為什麽別人不可以?

    假如朝鮮並入帝國,那麽這些官員肯定將會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
    至於朝鮮國祚因此而斷絕,並沒有人在乎。

    這些年來,紛紛擾擾的黨爭以及朝不保夕的遭遇,已經讓朝鮮的官員們對這個國家徹底絕望了。

    加上朝鮮本身的自我意識和民族意識並沒有多麽強烈,相反對天朝上國充滿向往,也讓合並一事提出之後立刻廣受歡迎。

    看著朝鮮所有官員一同進獻的奏章,王昀便知道大事可期。

    不過他在來朝鮮之前,已經得到了詳細的指示,因此並沒有輕舉妄動。

    “各位心慕上國之心,天地可鑒。本相看在眼中,可謂是銘感五內、敬佩有加。可朝鮮終究不是你等的囊中之物,還需要明白百姓所想,才能不至於生亂。”

    王昀的暗示非常明確。

    那就是希望能夠在朝鮮國內掀起一場自上而下的運動,將合並一事變成全民讚成的盛會。

    隻有這樣,將來在史書記載當中才會好看。

    才不會讓合並一事出現爭議。

    各路官員心領神會,立刻飛速返回屬地,將此事對外公布,同時請百姓們在合並奏章上簽字畫押。

    原本大家都覺得這件事有些艱難,需要拿出百分之百的力氣來推動。

    可誰曾想到,剛一公布,民間的反應卻比官場還要熱烈。

    無數的朝鮮百姓自發歡慶起來,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收集到了將近兩百萬份簽名。

    官員雖然在朝鮮的政體當中鬱鬱不得誌,可好歹他們的出身不凡,起碼生活無憂。

    而普通的朝鮮百姓,卻對這個國家早已徹底失望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