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1351章 闔城亂(1/2)

    居庸關並非無將可守,但是將無戰心。

    順軍一到,立刻就投降了。

    這其中固然有守將看清了形勢,知道敵眾我寡、死戰無益之外,其實責任還在崇禎身上。

    居庸關的守將,乃是原薊鎮總兵唐通。

    崇禎下令讓吳三桂和唐通入衛京師,吳三桂因為離著較遠,又要遷徙關外百姓,耽擱了不少時間。

    唐通卻近在咫尺,因此很快率領八千兵馬抵達了京師外圍。

    按理說,都這個時候了,還有將領願意前來勤王,崇禎應該厚禮相待才對。

    咱們的亡國之君偏不。

    他幹了什麽呢?

    他居然派了太監杜之秩跑到唐通那裏監軍……

    這擺明了就是不信任唐通。

    唐通被徹底激怒,當眾咆哮。

    “皇上太師我,伯我,又以內官節製反上我,是我不敵一奴才也?”

    盛怒之下的唐通,幹脆借口兵馬數量不如敵人,在平原地帶更加打不過,帶兵跑到居庸關去了。

    崇禎對此無可奈何,也不知道後悔沒有。

    順軍越來越近,崇禎開始昏招迭出。

    他首先命令勳戚、太監和百官助餉,但是響應寥寥。

    崇禎大怒,密諭周國丈捐二十萬兩,給大家夥打個樣。

    周國丈根本不答應,隻肯掏一萬兩。

    崇禎討價還價,起碼得兩萬兩。

    周國丈就去找周皇後哭訴,逼著周皇後沒有辦法,還得拿出五千兩私房錢補貼給周國丈。

    助餉一事,變成了徹徹底底的鬧劇。

    後世多有以此批判明朝的勳戚、太監和百官愚蠢無知的,覺得國家危難之際還死要錢,結果最後在李自成的嚴刑拷打之下,還不是都吐出來了?

    其實這些人不願意助餉,原因也很簡單。

    你崇禎自己就很有錢,你朱家自己的江山你都不舍得掏錢,憑啥讓我們掏?

    大家都是實在親戚,誰不知道誰的情況啊?

    你以為穿件打補丁的衣服,吃兩頓鹹菜,就能瞞過大家夥的眼睛了?

    崇禎的第二個昏招,就是死到臨頭了,居然還派遣太監監視各鎮兵馬。

    文臣武將們早就對太監監軍不滿很久了,奈何以前崇禎大權在握,大家夥隻能無奈忍受。

    可是現在大明滅亡在即,崇禎還這麽幹,一下子就徹底失去了擁護。

    這也是為什麽順軍不斷逼近京師,卻根本沒有什麽兵馬勤王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而且崇禎派出去的那些太監,絕大多數都在順軍到來之後選擇了投降,完全沒有為他盡忠的意思。

    真可謂是機關算盡,最終鬧了個眾叛親離。

    第三個昏招,就是下罪己詔。

    可罪己詔這玩意兒,冷不丁來一次還挺唬人的,或許能夠蒙蔽人心。但次數一多了,天下人也就麻木了。

    就跟知錯就改、改了再犯一樣,已經沒有人信任了,自然也就落在了空處。

    三月十五,順軍抵達居庸關的當天,唐通和杜之秩就痛快地選擇了投降,讓開了前往京師的道路。

    三月十六,崇禎接到報告,昌平失守。

    這一下就令他徹底崩潰了,再也無法保持表麵的從容和淡定。

    與此同時,消息迅速在京師裏傳播開來。滿城人心惶惶,騷動不已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