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1275章 大明的喪鍾(1/2)

    所謂國家戰略,必然有內外兩層考量,方才能付諸實施。

    內,必須要政治修明、國泰民安、資源充足、士氣衝天。人人敢戰,人人願戰,才能戰無不勝、攻無不克。

    外,必須形勢水到渠成,天時地利人和。不出手則已,一出手便大局底定。

    對於內部,夏國上下信心十足。

    這不但是所有夏國人的願望,也是所有中華民族的願望。

    這片土地已經經曆了太多的苦難,到了該結束的時候。

    而夏國是唯一可以擔當此重任的。

    而外部形勢的發展,也是促成夏國製定全新戰略的重要因素。

    “大明的最後一分元氣,也即將耗盡了。”

    短短的一句話,飽含了侯恂無盡的感慨。

    他曾為熱血士子,失誌學成報國;

    他曾是大明忠臣,無懼生死榮辱,隻為朝廷回歸正途。

    但是最終,大明讓他失望了,他開始尋找新的希望。

    現在回頭來看,已經半截身子入土的大明,當真令人唏噓。

    “由於大明將所有精銳的軍事力量都已經調到遼東,中原腹地徹底空虛。張獻忠在四川和湖廣翻江倒海、來去自如;革左五營縱橫馳騁於豫東、皖西一帶,已經占據了大片的地盤。而聲勢最大的,則是重新出山的李自成。他在河南攻城略地,無往不利。而且經過從前的失敗,李自成痛定思痛,重點吸收了很多讀書人幫助建設,提出了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政治綱領。我們判斷,照此趨勢下去,最終推翻朱明王朝的肯定是李自成。”

    柳一元代表總參謀部,向在場的所有人通報了軍事預判。

    張獻忠進去四川之後,帶走了大量的明軍,以至於河南、湖廣北部空空如也。

    這讓李自成抓住了機會。

    盡管他剛出山時隻有一千多兵馬,但是被朝廷和災害禍害的生不如死的萬千百姓,還是將他當成了救星。

    李自成所到之處,無數百姓蜂擁追隨,令他迅速膨脹。

    在這個過程中,李自成注意吸收了李岩、牛金星、宋獻策等落魄文人,迅速在內政建設方麵得以完善。

    宋獻策還利用了民間迷信的風氣,提出了“十八子主神器”的讖言,注重樹立李自成的正統地位。

    牛金星在軍事謀略方麵略有手段,一番謀劃幫助李自成連破魯山、郟縣、尹陽、宜陽、永寧五地。他還建議李自成為了平息民憤,舉行了公開審判,處死了罪大惡極的萬安王和地主豪紳一百多人。

    這個舉動得到了所有貧苦百姓的熱烈擁戴,加入闖王隊伍的人數成倍成倍的增長。

    與此同時,李自成開始將目光看向河南重鎮洛陽。

    洛陽不但是數朝古都,更是中原樞紐,同時還是福王就藩之地。

    而福王在河南的民憤最大。

    一旦攻破了洛陽,處置了福王,那麽李自成必然超越所有農民軍首領成為眾望所歸。

    中原大地的危局,讓明朝中樞膽戰心驚,全都預感到了危險。

    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,就在這個關鍵時刻,滿清開始對遼東發動了正麵進攻。

    崇禎十一年,清軍越過長城入寇。雖然劫掠非常豐厚,但是也讓黃台吉意識到光憑這樣的辦法,始終無法真正打開進軍中原、問鼎天下的大門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