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1271章 論道【勿忘國難!】(1/2)

    從左夢庚第一次下江南開始,劉宗周和張溥的論戰,持續至今足足有十多年了。

    這件事在當今的文壇引起了軒然大波,無數的名士大儒親自下場、分站兩邊,也讓論戰愈發的猛烈。

    這種論戰帶來的一個極大好處,就是各種思想觀點猶如雨後春筍一般不停勃發,極大的促進了思想和哲學的進步。

    明末本來就因為社會的急劇動蕩、政治的黑暗等各種因素,導致思想蓬勃發展。夏國的出現以及代表的立場,更是給這種風起雲湧添加了火星撞地球一般的養料。

    到了現如今,各種流派的思想經過長期的交融和碰撞之後,漸漸分成了兩派。

    一派以張溥為首,堅持舊有的觀點,恪守儒學舊有的觀念。

    另一派則以劉宗周和其他夏國學者為中心,思想中已經帶有濃厚的資本主義色彩,開始對舊有的封建思想進行強烈的衝擊。

    而這種思想對抗之下,表麵看起來隻是學術問題,但其本質是新舊兩種利益體製的衝突。

    此時的張溥已經回到了太倉老家。

    雖然太倉也在夏國的治下,但左夢庚早有批示,不準因言獲罪,也不準對張溥進行肉體攻擊。

    思想和學術的問題,就隻能通過思想和學術來解決。任何政治上和肉體上的攻擊與消滅,都不能解決根本。

    左夢庚的態度,也讓世人無比欽佩。

    畢竟能夠容忍一個持有異見觀點的人在自己的地盤內侃侃其談,沒有博大的胸襟是絕對無法做到的。

    張溥和劉宗周的論戰,已經從各種各樣的觀點中漸漸貼近了本質。

    張溥高舉維護儒道正統的大旗,並以此為根基。

    他的最新文章中,針對夏國境內日夜蓬勃發展的百業興盛進行了攻擊。

    這就是張溥的核心觀點。

    張浦認為,要想治理好天下,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“道”的指引。

    什麽是“道”呢?

    儒家和儒學才是唯一的道。

    而夏國偏偏拋棄了大道至理,反而沉浸於對術的追求,已然落了下乘。

    左夢庚反複翻看他的文章,對於他的觀點嗤之以鼻。

    哪怕在報紙上還有許多名士大儒為張溥搖旗呐喊。

    “相信老師已有回擊的策略,定然能夠讓這種錯誤的理念無所遁形。”

    對於左夢庚的信心,劉宗周老懷暢慰。

    “知我者,夏王也!”

    劉宗周掏出自己早已撰寫好的文章,分發給大家品鑒。

    不愧是大宗師的手筆,眾人看了,不但紛紛讚賞,還都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。

    在劉宗周的文章中,將道與術擺在了平等的位置上,並且深刻的闡述了二者之間的關係。

    在他的理念中,道並非是獨立存在的,也並非是高高在上的,更不是虛無縹緲的。

    道雖然是正確的,但是人類求道的過程也是有跡可循的。

    並且道並非是唯一的。

    看到這段話,就連左夢庚都不禁擊節讚歎。

    “老師說的太好了,天下間各行各業都有大道至理存於其中。隻要將術鑽研到極致,便為道也。”

    其實這個觀點在數百年後,普通人也能想得明白。但在這個時代,毫無疑問具有著振聾發聵、開天辟地的效果。

    本來在這樣的場合,傅新垣極少開口,如同隱形。但是在看了劉宗周的文章之後,他也將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