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1253章 海參崴(1/2)

    “國家製定的土地政策,我們根據實際情況,做了一定的修改。還請殿下過目,如果合適的話,就照此執行了。”

    當左夢庚來到長春時,左懋第和夏允彝拿出了大動作。

    左夢庚翻看他們的計劃,隻見其中的改動還是相當巨大的。

    “每人分配的田畝數量,最好還是三百畝,不要改動……”

    見左懋第要據理力爭,左夢庚擺擺手,說出了更深層次的道理。

    “給每個人口分配三百畝土地,這是國家明文製定的,早已深入人心。如果貿然更改,隻會讓人們覺得政府沒有信用,日後也必然會產生更多的問題出來。”

    左懋第和夏允彝麵麵相覷,同時心裏慌亂,這才發覺是自己想的淺了。

    “至於你們說的,每個人分配的土地太多,無法全部耕種的問題,其實也很好解決。”

    左夢庚知道左懋第和夏允彝改變土地政策,其實是出於好心。

    一開始,移民過來的,都是每人三百畝土地。

    可是經過去年一年的實踐,大家赫然發現,這個數量有點太多了。

    人力有時而窮,即便累死累活,也不可能耕種那麽一大片土地。

    也就是說,每人三百畝的分配數額,其實是極大浪費了。

    左懋第和夏允彝身為地方官,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,正所謂因地製宜,並沒有錯。

    可站在國家的層麵上,承諾已經說出來了,貿然更改,毀壞的將是國家的威信。

    現在的問題就是,國家的立場和實際的錯誤之間,究竟該如何平衡?

    左夢庚卻有辦法。

    “日後再有移民過來,給他們分配土地的時候,數量不變,但是地塊可以拆分,不要聯在一起。這樣一來,百姓們就會根據自己的能力去耕種,而不會貪多誤事。”

    夏允彝沒有看懂。

    “那豈不是會造成很多土地浪費?”

    左夢庚恨鐵不成鋼。

    “你也是個蠢的,完全可以把次要的土地分到荒遠之地去嘛,或者是山地、林地,哪怕是水網密布之地也行啊。”

    兩人靈光一閃,終於明白了左夢庚的深意。

    百姓們當然希望自家的土地越多越好,這樣才能產出更多。

    可問題是,他們的力量極其有限,不可能照顧的過來那麽多的土地。

    如果還是按照從前的方式,每人、每戶的土地都集中在一起分配,那樣就會造成照顧不到的土地與精心照料的農田交織在一起的狀況。

    這顯然不利於農業建設。

    現在左夢庚隻是變更了一下分配方案。

    根據每個農民勞作的極限,悄悄地將分配的土地進行剝離,但分配給農民的土地數量還是和從前一樣。

    農民照顧眼前的田地已經到極限了,即便知道自己在很遠的地方還有土地,自然也就不會再去折騰了。

    這樣一來,那些空置的土地是山地也好、林地也好,都沒有關係。

    相反,通過這樣的方式,還可以幫助農民增加田地之外的其他收入,算是合理分配資源。

    左夢庚視察吉林,一大重點就是礦藏的開發。

    中原本土經過華夏先民千百年來的挖掘,地底下的資源已經不多了。33小說網

    尤其是金屬礦藏,更是製約夏國發展的重要因素。

    而吉林之地,各種礦產浩如煙海。倘若能夠開發出來,絕對可以讓夏國的國力更上一層樓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