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1222章 窮途末路(1/2)

    明末的西域局勢,可謂是相當的錯綜複雜。即便是研究曆史的人,也很難將其理順。

    瓦剌蒙古在被韃靼蒙古擊敗之後,為了生存不得不西遷,進入了亦力把裏。

    當地的本土勢力非常孱弱,於是被瓦剌蒙古站穩了腳跟,擁有了一塊生存之地。

    後來遼東的女真人崛起。

    蒙古草原在女真人的強大壓迫之下自顧不暇,導致更西邊的瓦剌蒙古終於有了比較寬鬆的環境。

    原本為了生存,瓦剌三部還比較精誠團結。現在環境寬鬆之後,他們的內部立刻起了紛爭。

    其中土爾扈特部最為弱小,迫於無奈隻好西遷到了伏爾加河流域,避免了被消滅的危險。

    剩下的和碩特部和準噶爾部日益對立,局勢漸漸緊張。

    本來和碩特部占據著絕對優勢,似乎一統亦力把裏已經不遠了。

    可準噶爾部借助地理的優勢,同進入中亞的沙皇俄國勾結到了一起。

    在有了沙皇俄國的幫助之後,準噶爾部漸漸強大起來,嚴重威脅了和碩特部的生存。

    在這樣的形勢之下,固始汗決定避其鋒芒。

    他讓鄂齊爾圖汗把守南疆,阻擋準噶爾部的兵鋒。而他自己則進軍青海,打下了一塊遼闊的地盤。

    不但如此,為了擴充戰略緩和空間,固始汗還將目光盯上了高原。

    此時的高原上,政治局勢也是很微妙。

    名義上的統治者,藏巴汗王朝對黃教十分仇視,已經到了躍躍欲試的地步。

    黃教的高層預感到了危險,最終經過商議,秘密派遣了使者聯係固始汗。

    他們希望固始汗進軍高原,消滅藏巴汗王朝,以維係自身的地位。

    雙方一拍即合,固始汗已經開始籌備,打算和黃教裏應外合,取得高原的統治權。

    這一係列的動作當中,除了民族矛盾之外,還夾雜著宗教矛盾。

    原本在蒙古草原中,紅教占據著正統地位。

    林丹汗就是紅教信徒。

    黃台吉為了打擊察哈爾蒙古、征服蒙古草原,因此極力培植黃教,拉攏信奉黃教的其他蒙古部落。

    最終林丹汗敗亡,黃教也成為了蒙古草原上的正統。

    固始汗在進軍青海之後不久,林丹汗抵擋不住後金的軍事壓力,也率領察哈爾部渡過黃河、來到了青海。

    雙方為了爭奪青海的控製權,發生了激烈的衝突。

    也正是這個時候,固始汗知道了遼東和蒙古草原上的變化。

    本著遠交近攻的原則,在驅趕了察哈爾部之後,固始汗派遣使者前往沈陽,向黃台吉表達了臣服的意願。

    這其中充分展示了固始汗的智慧。

    首先,西域距離遼東實在太過於遙遠,後金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實力插手西域的事務。因此這種臣服之下,代表著西域擁有著絕對的獨立自主。

    其次,通過黃教使得滿清、蒙古草原和青海,包括高原,建立了統一的聯盟。

    而靠著這個聯盟,固始汗就可以同沙皇俄國支持的準噶爾部進行周旋。

    後來的曆史進程也證明了,他的選擇是正確的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