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999章 內外不同(1/2)

    海軍的艦船載著朝鮮二師駛向大海,準備再給清朝聯軍製造驚喜。

    同一時間,也有船正在靠近岸邊,帶來了遠遊的歸客。

    金堉獨自站在船頭,看著熟悉的漢陽百感交集。

    誰能想到,出使一趟大明,朝鮮就變成了這個樣子。

    他被困在了山東,除了不能行動自由之外,對於外界的了解並沒有受到限製。

    朝鮮發生的一幕幕,他都有所耳聞,更是焦急不已。

    國家分裂,是任何一個有識之士都不忍心看到的。

    當然,身為一個純正的士大夫和西人黨,對於李倧向滿清投降的舉動,他更是怒在心頭。

    後來夏國出兵,不斷收複失地,讓他的心情既高興又鬱悶。

    高興的是,朝鮮擺脫滿清有望。

    鬱悶的是,他不能親身參與其中。

    他多次出聲,希望夏國能夠放他回國。即便是做馬前卒,也心甘情願。

    但他的要求屢屢石沉大海,沒有得到回應。

    直到夏軍收複漢陽,侯恂和李邦華親自接見了他,並且同意放他回國。

    令他想不到的是,侯恂和李邦華居然也一同來到了朝鮮。

    船隻開始靠岸的時候,侯恂和李邦華走出了船艙。

    兩人的臉色不大好,身體十分虛弱。看到土地,全都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意。

    “一生當中乘船無數,自忖早已安然無憂。渾然沒有想到,大海之上竟如此不同。我這一條命啊,幾乎去了一半。”

    麵對侯恂的感慨,李邦華也是心有戚戚。

    “老夫任天津巡撫時,日日麵對大海,卻不覺得如何。如今親涉其中,方知內有乾坤。殿下他們屢屢乘風破浪、跨海作戰,各中辛苦實不足為外人道也。”

    兩人聯袂走到金堉的身旁。

    “金先生,如今朝鮮國內的情況十分微妙。一招不慎,很可能釀成大錯。如此危機之時,方顯英雄本色。希望你多多出力,穩定局勢。”

    前來的路上,侯恂和李邦華已經將朝鮮國內的情況告知給了金堉。

    得知海平君李佶遇刺身亡,沈係將所有的嫌疑都推到了金係頭上,兩派人馬矛盾愈發激烈,金堉就不免憂心忡忡。

    身為朝鮮士大夫,而且為官多年,黨爭的場麵他不知道見過多少。

    每鬥一次,朝鮮所受到的損害就多一分。即便國家危難之時,黨爭都不曾停止。

    結果現在夏國前來相助,都不能阻止黨爭發生。

    這個國家何時才有安寧之日?

    漢江的碼頭上,王昀、金尚憲、沈器遠、宋時烈等人早已等候在此。

    夏國內閣首相親自來訪,容不得朝鮮官場不重視。

    這些時日,朝鮮的士大夫們早已對夏國的官製和規則有了深切的了解。

    當得知左夢庚並不輕易幹涉行政,而是完全交由內閣處理時,朝鮮士大夫們的心情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朝鮮的學術思想,完全學自大明,因此很多理念都是一脈相乘。

    君王垂拱而治,同樣也是朝鮮是大夫們的心願。

    奈何數百年來,朝鮮的君王們和大明的皇帝一樣,根本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。

    所謂的黨爭,歸根結底不過都是帝王玩弄權術的表象罷了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