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974章 誰可為王?(1/2)

    攻下高陽城的第二天,夏軍並沒有立刻對北漢山發起攻擊。

    第三天同樣如此。

    第四天、第五天……

    一直到五天後,夏軍的攻擊才開始重新準備。

    並非是夏軍懈怠了,而是因為……

    崇禎十年的第一場春雨來了。

    雖然比以往的時候都晚了一些,但是這場雨卻下的十分磅礴。

    山洪暴發,道路衝毀,天地之間一切都是濕淋淋的。

    陡然變化的天氣,成為了阻礙夏軍進攻的元凶。

    純火器軍隊,最怕的就是雨天。

    夏軍也是無奈,隻能停留下來,耐心的等待著雨天過去。

    雖然因為這場春雨耽擱了時間,但是駐留在北漢山上的朝鮮軍隊也不好過。

    他們在山上隻有簡易的工事,導致許多人隻能無奈的淋著雨。特別是壕溝當中,水深居然到了腰部。

    可憐的朝鮮士兵隻能在這樣的環境裏艱難跋涉,卻尋找不到一塊幹淨的地方用來休息。

    最糟糕的是,因為大雨導致上山的道路中斷,糧食的輸送也成了問題。

    從第三天開始,朝鮮士兵就不得不節約糧食,每天隻能吃一頓飯。而且因為在雨天當中無法生火,因此隻能吃冷硬的幹糧。

    而和朝鮮守軍相比,夏軍的生活倒是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。

    駐紮在高陽城內的軍隊,全都有房子住,可以很好的遮蔽風雨。

    而駐紮在城外的部隊,則全部樹立起了帳篷。不但如此,還用鐵爐子和一節一節接起來的鐵管子,搭起了爐灶。

    士兵們可以躲在帳篷裏做飯、吃飯,而產生的濃煙則會通過鐵管子排到外麵,一點都不受幹擾。

    縮在山上,看著山腳下夏軍的營帳中炊煙嫋嫋,食物的香氣遠遠飄來,朝鮮士兵們全都羨慕壞了。

    到了第五天,雨終於停了。

    雖然道路依舊泥濘,但是時間緊迫,夏軍也不得不發動進攻了。

    聯合作戰會議上,聶大鵬決定故伎重施。

    “雖然北漢山攔住了咱們進軍漢陽的道路,但是漢陽方麵已經沒有敵人了。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漢江輸送部隊到北漢山的背麵,然後兩麵夾擊。據說守軍的糧草都囤積在西大門,如果我們攻擊此處的話,守軍在山上絕對站不住腳。”

    通過高陽城的戰鬥,夏軍無師自通的掌握了跳躍作戰的技術。

    按照傳統的作戰理念,既然北漢山橫在了漢陽前麵,那麽就隻有從正麵進攻。占領了這裏之後,才可以向漢陽進發。

    但是在夏軍的眼中,漢江已經成為了坦途。

    通過這條寬闊的水道,運送部隊越過北漢山,然後出現在背麵,是完全不成問題的。

    畢竟夏軍已經完成了一次性跨海運輸四萬大軍的壯舉,此時運送一個團的兵力,簡直是小兒科。

    北漢山最高的山峰大約有六百米高,地形崎嶇,易守難攻。

    可是這裏已經在漢陽的正北麵了,完全起不到阻止夏軍的作用。

    因此李恩澤將剩餘的軍隊全都部署在了北漢山的南段。

    這裏都是兩百米左右的低矮丘陵,中間的空地再通過壕溝連接,一共組成了五道防線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