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715章 強勢(1/2)

    “鄭一官這朝廷命官做的是有滋有味兒,看來是打算一直做下去了。”

    對於鄭芝龍將鄭成功送到錢謙益名下求學,左夢庚洞若觀火。

    鄭芝龍這個人就是一個官迷,凡是有洗白的機會,他都不會放過。

    錢謙益作為江南文壇領袖,聲名遠播,影響遠大。

    隻要鄭成功在錢謙益的名下學習一段時間, 那麽就等於在大明的上層有了立足之本。

    不過鄭成功的出現,突然讓左夢庚意識到,鄭芝龍能夠從東南海上崛起,絕非隻靠自身的打拚和運氣。

    他的背後應該是有著東林黨的支持。

    左夢庚的思緒遠飄,對於一些曆史迷霧終於有了深切的認識。

    明朝的海禁,毫無疑問東南的世家大族、地主豪紳一定是主要推手。

    因為這些人權勢通天、勢力不凡,一旦朝廷禁海,那麽普通百姓自然不能從事對外貿易。

    於是這個利益豐厚的渠道,就落在了這些世家大族和地主豪紳的手中。

    後世有人將禁海的責任歸咎於東林黨,以此來批判東林黨禍國殃民。

    可事實上東林黨雖然誕生於江南,但是在此地絕非勢力最大。

    東林黨的主體結構乃是商人、手工業者和自耕農,顯然這些人全都是海禁的受害者。

    他們最希望做的,就是打破海禁。

    但執行海禁政策的乃是東南的豪強士紳、官僚勳貴,東南的軍事力量都在這些人的手中,東林黨顯然無法打破。

    這也是為什麽隆慶開關時,鄒元標、許孚遠將開關的地點放在福建月港、避開東南繁榮之地的原因。

    而月港正是鄭芝龍的老家。

    後來隆慶開關不了了之,東林黨希望打開海禁的努力失敗,終於意識到要想打破世家大族、官僚勳貴對海洋貿易的壟斷,那麽手中必須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才行。

    恐怕從那個時候起,東林黨就在不斷的支持著東海之上的海盜。

    鄭芝龍能夠崛起,顯然也是得益於此。

    今後要對付鄭芝龍,東林黨的問題也不得不考慮。

    “說起來山東諸位賢達,亦曾是吾等至交好友、同道中人。我東林起於微末,以匡扶天下、恢複正統為己任,素來忠臣義士絡繹不絕。不曾想, 昔日之同道竟然走向歧途, 聲名盡毀, 何其可悲!”

    鄭三俊垂垂老矣,說起話來也是頑固不化。

    在他看來,侯洵、劉宗周等人的做法就是大逆不道,自甘墮落。

    對這樣的人,左夢庚是不吝於徹底批判的。

    “若穀公、念台功曾經蹉跎於歧途,一葉障目,才導致辛苦半生而不能成就偉業。時至今日,方才明白天下大道之所在。君子所為,隻爭朝夕。假以時日,他們的豐功偉績必定光耀千古,遠非爾等碌碌之輩所能比肩。”

    這種當麵開罵的姿態令鄭三俊老臉辣紅,氣得胸口起伏不斷。

    可是他又不敢憤然還擊。

    不是鄭三俊怕死,而是他知道此來實在是身負重大責任。

    與一人榮辱相比,江南社稷安危大於天。

    倘若因此激怒了左夢庚,導致江南陷入烽煙兵災之中,他鄭三俊就算以死相謝,也不能贖其罪。

    姚士慎在一旁, 生怕兩邊激化, 局麵不可挽回。

    “左統帥, 老夫曾與玄扈公砥礪進學、互相激勵, 誠為摯友也。今時今日還請賣老夫一個薄麵,山東新軍就此退回,貴我兩方消弭兵戈、重修於好,豈不妙哉?”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