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594章 旗幟(1/2)

    對山東的態度,大明朝野出現了詭異的區別。

    朝廷對於山東十分的冷淡。

    官方沒有任何表示,既不出兵,也不聲討。

    仿佛山東依舊是大明的山東,什麽都沒有發生過。

    可明明所有人都知道,山東已經事實上獨立了,是反賊。

    究其原因,  就在於朝廷很明白雙方的實力對比,知道事不可為。

    尤其是朝廷的高官當中,許多人背地裏和山東生意做的飛起,更加不願意和山東交惡,以免影響了錢程。

    相反在民間,確切地說是士林中,山東已經成為了大敵,  甚至還在後金、農民軍之上。

    因為後金正在完成奴隸製到封建製度過渡,利益立場和中原的地主們沒什麽區別。

    這也是為何後來滿清入關,一路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什麽家仇國恨、什麽民族氣節……

    在階級利益麵前都得靠後。

    農民軍在士林的眼中就是流寇。

    流寇嘛,居無定所,猶如無根之源。其興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。

    可山東不一樣。

    經過前麵幾年的思想交鋒,士林中的頑固派已經意識到了,這是一股截然不同的新勢力。

    山東的所作所為,正在撅正統的根。

    不把山東剿滅掉,他們這些人都要死無葬身之地。

    張溥敏銳地察覺到了士林中的這股風暴,他決定站出來,成為這些人的旗幟。

    隻要在這一點上站定了,那麽他就能夠更上一層樓。即便不在朝堂上培植代言人,也依舊能夠左右天下局勢。

    “此乃某新近之作,權當吾等之檄文,如何?”

    張溥拿出了自己精心構思的文章,交給眾人品讀。

    對於新作,張溥十分自得。

    前麵幾次和山東論戰都鬧的灰頭土臉,  他也吸取了經驗教訓。

    這一次,不玩那些繁雜的彎彎繞繞了。

    他要直取中軍。

    張采是第一個看文章的人。

    隻看了標題,他就被鎮住了。

    《聖裔毀而正道崩摧論》

    【天不生仲尼,萬古長如夜。世惟奉聖裔,正道永為綱。欲護正道,當奉聖裔。山東左、劉、黃等邪逆,先視聖裔遭劫而不顧,再拒聖公歸鄉而自逞。此誠天下正道崩摧之危,焚書坑儒亦莫過於此。尊聖奉道,討逆誅邪,正當其時也……】

    這哪兒是普普通通的文章啊?

    這分明就是檄文。

    張溥這是撕掉了所有的轉圜,將山東視為了生死仇敵。

    這當然需要莫大的勇氣。

    雖然在他看來,天下正道更多。可萬一將來山東奪取天下,張溥隻怕是死無葬身之地。

    可作為至交老友,張采對張溥的了解已經到了骨子裏。

    張溥的做法,明顯是不入虎穴、焉得虎子。

    換言之,他們這些人和山東之間,還有和解的餘地嗎?

    想起這段時間來,家裏的佃戶、奴仆逃跑了數十人,良田竟然無人耕種,  張采就知道,  對付山東一事,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。

    “西銘所言,正乃吾輩心聲。諸位,維護正道綱常,我輩義不容辭。”

    能來這裏的,顯然都是複社的一路人,都是傳統守舊的地主階級。

    這些人對於張溥、張采的想法,自然是無比擁護的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