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572章 追擊戰(1/2)

    大明來使,宗義成第一時間呈報上去了。

    大明前來貿易,宗義成接了。

    不管德川幕府允不允許,這個生意,他都是要做的。

    幕府同意,那就光明正大地做。

    幕府不同意,那就悄悄地做。

    對馬島資源貧瘠,  生存不易,要是不做生意的話,隻有餓死一條路。

    前世的宗義成就因為偷偷和朝鮮貿易,被幕府發現後,宗藩差點被廢除。

    他有這個膽子,更有重振對馬藩的決心。

    “鄭氏賣來的玻璃十分緊俏,不知貴使可有貨源?”

    宗義成很貪心,一上來就索要玻璃的貿易。

    廖中堅當場拒絕,說的很明白。

    “鄭氏允許我山東與對馬藩貿易,但玻璃不在其列。我想名主也不想招惹鄭氏,不是嗎?”

    宗義成有些失望,但也能夠接受。

    鄭氏的實力擺在那裏,他可惹不起。

    要是因為得罪的鄭氏,導致什麽生意都做不了,那可就虧大了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棉布、棉襪的數量需要提升。”

    廖中堅帶來的鍾表、皮鞋等商品雖然精美華貴,但是宗義成更加看中的,反而是棉布係列的商品。

    任何貿易中,大宗商品始終才是主流。

    東瀛的有錢人畢竟有限,鍾表、皮鞋這類好東西,顧客有限,賣不出去多少。

    棉布卻不同。

    這東西是人就需要,市場無窮無盡。

    廖中堅帶來的棉布,質美價廉,遠非東瀛本土的粗布能夠相比。

    一旦推向市場,必定趨之若鶩。

    棉襪算是棉布的附屬產品,  因為穿著舒適,宗義成認定銷路也會很好。

    對於他的要求,廖中堅自無不可。

    和對馬藩的貿易,在山東這邊其實隻是順帶的。

    山東求的,是順利經過對馬海峽的航線。

    鬆江府所產的棉布,本來就遠銷海外。

    不過以往隻是銷往南洋,鄭氏也會賣一些到東瀛,但是不多。

    隨著工業化的生產模式推行,鬆江府的棉布產量大幅提升,將棉布的價格打壓下來後,多出來的產品也在為銷路發愁。

    山東雖然是棉布的消費大戶,但是也用不了那麽多。

    能夠多開辟一個銷路,也是好的。

    “棉布應有盡有,名主想要多少,兩個月後保證送到。”

    宗義成不信。

    “三十萬匹如何?”

    廖中堅伸出手掌來。

    “一言為定。”

    小樣,區區三十萬匹棉布,山東的儲存就不止這麽點。都不需要現從鬆江府調貨,山東就可以滿足交易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自從解決了孔家後,  東江叛軍的用處就沒了。

    動亂不堪的山東,也該到了安定、重建的時候。

    左夢庚一聲令下,新軍各路人馬迅速調動起來,  開始對東江叛軍進行最後的圍攻。

    逃離曲阜後,東江軍駐紮在鄒縣一帶。

    得知新軍從東、北、西三麵攻來,東江軍別無選擇,隻能順著官道南逃。

    他們原本以為,這一次新軍依舊是穩步前進,給他們從容逃走的機會。

    然而事實上……

    “報,敵軍已至二十裏外,東北的王家莊發現了騎兵。”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