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562章 帝王的逆鱗(1/2)

    北孔出了這麽大的事,天下皆哀。

    唯獨一群人最高興。

    那就是南孔。

    北宋末年,第四十八代襲封衍生公孔端友率領族人跟隨宋高宗南下,賜居衢州,是為南孔伊始。

    後來元朝一統,忽必烈讓孔氏後裔回山東。

    孔洙以先人在衢州為由,讓位於山東孔氏。

    於是便有了北孔、南孔之分。

    當時看來,  孔洙不事外族,頗有氣節,值得稱頌。

    然而時過境遷,後續的王朝隻認北孔為正朔,南孔就真的隻能窩在衢州耕地讀書,沒有任何政治上、名譽上、利益上值得稱道的獲取。

    眼瞅著北孔繼續榮華富貴,南孔表麵淡然,實際上內心的憤懣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這一次北孔滿門被滅,  法統斷絕,南孔立刻意識到,這是爭奪孔氏繼承權的絕佳良機。

    於是他們派出了最有名望的孔貞運。

    南孔要拿回孔氏的繼承權?

    崇禎對於這個意外情況有些準備不足。

    不過想著孔氏乃天下所望,衍生公必須要有人接任,開口便要說道:“朕亦有此意,愛卿之言……”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沒等崇禎說完,周延儒突然跳出來,強行打斷了。

    “茲事體大,事關士林觀瞻,還須博采眾意方是。”

    溫體仁緊隨其後。

    “周閣老所言老成持重,臣附議。”

    “臣附議。”

    “臣亦附議。”

    嘩啦啦,群臣當中,跳出來反對的人竟然多達十分之七。

    崇禎有些懵了。

    怎麽回事?

    你們不是儒學門生嗎?

    為何反對衍生公繼承人選?

    崇禎想到了一種可能。

    難道是因為孔貞運南孔出身,群臣怕他擔任衍生公,激化南孔和北孔的矛盾?

    見這麽多人反對,崇禎不得不暫時按捺下任命。

    他覺著,這些人後來會告知他理由的。

    可他沒有等來周延儒等人的解釋,  王承恩就告知了他真相。

    “皇爺,大臣們非是反對孔貞運接任衍生公,而是反對衍生公。”

    崇禎不信。

    “各位大臣俱是儒門弟子,為何要拒絕衍生公任命?”

    王承恩有些緊張,查看了一下崇禎的神色,還是開口了。

    “他們亦是大明的臣子,可同樣對各路藩王有所不滿。”

    崇禎霎那間血色滿麵。

    他明白了。

    這些大臣們別看天天以儒學門人自居,那是因為占據著這個身份,能夠為他們帶來利益。

    可他們並不喜歡頭頂上有一尊大神,同樣限製了他們的言行。

    最好這尊神好好地活在遠古,遠離塵世間的是非,也讓他們不用被綁架著,不管做什麽都束手束腳。

    這個道理,其實和左夢庚所想,頗有異曲同工之處。

    因為孔家的存在,文官們便很難拿到儒學和道統的解釋權。

    不管你怎麽說,肯定沒有孔家的言行更有說服力。

    而皇帝隻需要拿捏住孔家,那麽就永遠掌握著道統之爭的主動權。

    孔家會為了帝王的所有行為背書。

    假如沒有了孔家,那麽最具資格解釋儒學和綱常的人是誰?

    顯然是處於和大臣們同一陣線的大儒們。

    這樣一來,文官們就可以肆意修改固有的綱常條規,在和皇帝爭奪權力的過程中,取得道統上的優勢。

    不要以為隻有東林黨會和皇帝爭權。

    明代的君權和臣權之爭,  可是從立國那時就開始了的。

    齊黨、楚黨、浙黨、昆黨、閹黨一旦沒有了東林黨威脅,他們也想要從皇帝的手中奪回權力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