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541章 南熱北冷(2/3)

    這些官員們辦事能力不行,可耍嘴皮子一流。

    該如何破解這個局麵,崇禎在裝作暈厥的那一個時辰中,進行了徹徹底底的思考。

    他想到的辦法就是,要帶著臣子們一起撲向火堆,擺出同歸於盡的架勢。

    他很清楚這些臣子們其實骨子裏最是貪生怕死。

    真要讓這些人隨他出征、親自上戰場,  保證很多人絞盡了腦汁也要阻止他。

    這樣一來,  選擇和山東媾和的人,  就從他這個皇帝變成了這些臣子。

    日後不管結果如何,滾滾罵名也罷,都不需要他來承擔。

    崇禎這一手四兩撥千斤玩的異常漂亮,群臣全部入彀。反而還僥幸不已,覺著挽救了危局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等經過商議,赴滄州之人選,以張司馬、張都院和傅侍郎為嘉。”

    周延儒和溫體仁聯袂求見,報上了如上名單。

    分別是兵部尚書張鳳翼、都察院左都禦史張延登和戶部侍郎傅淑訓。

    張鳳翼是工部尚書,正是該管。

    張延登為科道言官之首,名為副二,實則監督,也是用來堵住言官們的悠悠之口。

    至於戶部侍郎傅淑訓,則是為了那七十萬兩稅銀。

    如今朝廷困局,天大地大,最大的就是銀子。

    沒有這筆銀子,整個朝廷都要停擺,也不用左夢庚打來,恐怕立時就要散了。

    然而這份飽含深意的名單,在崇禎的眼中其實可有可無。

    他已經把難題丟給了官員們,其實派誰去滄州,於他而言已經不重要了。

    “準。”

    張豐毅,張延登和傅淑訓三人,承載著滿朝文武的希望,以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氣概出了京師,南下奔赴滄州。

    他們也不知道在滄州,等待他們的都有什麽,為此甚至寫好了遺書。

    不是他們不怕死,而是很多時候,死已經是最輕鬆的了。

    他們死了,還能留得身後之名,家人也能夠得以保全。

    否則的話,才真的是灰飛煙滅、遺臭萬年。

    局勢一下子詭異起來。

    明明有叛逆都要威脅到京師了,可表麵上朝廷卻風平浪靜,絕口不提討伐之事。

    仿佛叛逆一事子虛烏有。

    唯有朝中核心人物知道,崇禎已經密旨送到了三邊總督洪承疇處,以最嚴厲的口氣責令。

    限洪承疇必須在今年之內,剿滅山西境內的西北流寇。

    江南,蘇州。

    桃花滿地的林蔭小路上,一個文士跑得飛快,最終衝進了一處廬舍。

    “西銘先生,北方急報。”

    廬舍之內,張溥和張采正在磨礪文章。

    從崇禎四年起至今日,以他倆為代表的複社和劉宗周、黃宗羲等人的論戰愈演愈烈,雙方的言辭論調也火藥味漸濃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