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529章 邀請(1/2)

    對馬藩顧名思義是在對馬島上。

    按照幕府時代,大名與幕府的遠近關係算,對馬藩毫無意外屬於窮鄉僻壤。

    朝鮮戰爭之後,通過長期的辛苦談判,朝日雙方最終於1609年簽訂了《慶長條約》,朝日關係恢複正常化,彼此之間的貿易也得到恢複。

    德川家康因對馬宗氏恢複朝日邦交有功,  封對馬藩十萬石格大名,專司對朝鮮外交。

    當決定要從庫頁島方向對莽古爾泰、吳將等人實施援助時,左夢庚就知道,對馬藩是繞不開的。

    要想前往庫頁島,就必須從對馬海峽經過。

    一次兩次可以借著夜色通過,但必然不能成為常態。

    這種情況下,  對朝鮮的釜山和對馬藩展開外交、商貿活動,就成為了首選。

    而要想完成這些,  就必須得到鄭芝龍的許可。

    這個要求看似過分,實則對鄭芝龍毫無影響。

    鄭誌龍更加看重的,是江南、南洋到東瀛的航線。

    至於朝鮮這邊,窮的榨不出二兩油來,地理位置過於靠北,鄭芝龍一點欲望都沒有。

    更何況廖中堅明確表達了,福耀玻璃在日本的生意依舊由他全權負責。

    自身利益沒有受損,又很急切得到拿破侖炮,又沒有足夠的銀子支付貨款,鄭芝龍略微沉思之後,終於做出了決定。

    “廖先生此言甚善,倘若能以山東所交稅銀,抵消部分火炮貨款,則兩全其便。”

    廖中堅順勢道:“在下來前,已得我家將軍全權授權。鄭氏所購火炮,總價三十五萬兩。其中二十萬兩,折抵我山東貨船所交稅銀,  不知可否?”

    鄭芝龍琢磨一番。

    二十萬兩的折抵,相當於山東貨船可以跑一百次,而且隻跑朝鮮、對馬島航線,對鄭氏旗下的生意沒有任何影響。

    “善!”

    聽到鄭芝龍答應了,廖中堅終於鬆了一口氣。

    雖然他覺得在這筆交易中,本方吃了大虧,但左夢庚就是這麽吩咐的,他也隻能照此執行。

    當日,廖中堅便和鄭芝龍簽署了關於火炮銷售的若幹協議。

    按照協議內容,六月前,山東須向鄭氏提供小型拿破侖艦炮一百門、重型拿破侖艦炮三十門。

    山東獲得朝鮮、對馬藩航線一百次免稅通行權,並且永久獲得對對馬藩的除玻璃以外其他商品的銷售權。

    鑒於鄭氏無法一次性支付所剩火炮錢款,雙方決定以鄭氏庫存的各色毛皮抵押貨款五萬兩。

    這樣一來,鄭氏僅需要支付十萬兩現銀,極大的緩解了財政壓力。

    協議簽署,雙方皆大歡喜,鄭誌龍吩咐擺宴,各種水陸雜陳,極盡豐盛,已然將廖中堅當成了最珍貴的客人。

    第二日,廖中堅頂著宿醉,從泉州出發,奔赴漳州。

    在這裏,也有一個重要的人正在等候他的到來。

    包泳,漳州城內最大的天鵝絨商人。

    他以雄厚的財力、公道的價格,得到了漳州所有天鵝絨織戶們的認可,幾乎壟斷了天鵝絨生意。

    而且他還是天織公司最大的合作商。

    廖中堅此次過來,卻不是來談生意的,而是對他發出了邀請。

    “如今的天鵝絨均為織戶各自生產,質量良莠不齊不說,產量也極其有限。莫說其他生意,便是滿足天織所需,也是力有未逮。統帥說,倘若天鵝絨不能實現工業化生產,則大家的生意都會受到影響。因此誠邀包兄來我山東設廠創業,探索天鵝絨機械化生產的辦法。”

    包泳沒想到是這樣的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