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510章 探險(2/2)

    “政委,咱們這是到哪兒了?”

    百大勝很不喜歡大海,看哪兒都一個樣,完全辨不清方向。不像在大山裏,每座山都不同。

    隻需看一眼,就能知道方位。

    大海上要想辨別方位,隻能依靠工具。

    早有測繪人員拿著工具站在了船頭,開始測量。

    那是一個銅製的、呈扇形的金屬工具,一側裝了銅製的圓筒,裏麵有鏡片。

    測繪員把眼睛湊上去,同時開始擺弄扇形下擺上的一個卡扣。

    隨著他推動卡扣,上端對準太陽的鏡片也跟著移動,然後將陽光反射到了前端的鏡片上。

    這玩意兒後世的人一看就懂。

    航海神器————六分儀。

    直到四百年後的海船上都必須儲備的東西,以防萬一。

    作弊者左夢庚為了提升海軍和海運的效率,直接拿了出來。

    測繪員一邊觀測一邊報數,另有人開始在紙上進行演算,再有一人在海圖上用圓規、尺子等工具進行標注。

    大約一刻鍾後,張可大得到了結果。

    “報告政委,我船隊目前所在方位,應該是濟州島西南十五裏處。”

    張可大驚了。

    “怎麽跑到朝鮮來了?”

    他和百大勝一起湊到了地圖前,看著看著,臉色十分精彩。

    “奇哉怪也,不是說朝鮮在東北方嗎?為何從此圖上看來,這濟州島竟在山東東南,似與鬆江府平行?”

    沒有人能夠回答他這個問題。

    甭說古人了,即便是現代人也有許多在地理問題上存在下意識的錯誤。

    就好比都覺著山海關在京師東北一樣,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麽回事。

    此時擺在張可大麵前的海圖,乃是他們一路行來,測繪參謀一路繪製的。不敢說多麽的精確,但方位絕對精準。

    “咱們返航嗎?”

    百大勝想念陸地了。

    張可大卻野心勃勃。

    “咱們的食物、淡水還夠不?”

    旗艦艦長宋寬心裏有數。

    “尚夠十五天的。”

    張可大想了再想,終於發了狠。

    “走,去濟州島。讓當地官府給補充食物和水,然後再向東探索。”

    見眾人驚愕,他又道:“咱們此次出來,就是為了探索的。先前走過的地方,都是現成的,又有何用?要想讓人看得起咱們,就必須拿出新東西來。”

    海軍成立後,額弘略和張可大各率領一支船隊出港。

    額弘略向南,探索去鬆江府的航道。

    張可大因為做過登萊總兵,所以對於渤海十分熟稔。便率隊北上,一邊重溫故地,同時也探索新的海域。

    從山東到朝鮮的這一路航線,其實海軍並不陌生。

    壬辰倭亂時,大明的水上援軍路線就是這一條,因此朝廷裏有詳細的資料和海圖。

    這些東西如今海軍手裏就有一份,也讓張可大的航行十分順利。

    就是沒想到,在延坪島一帶遭遇了大霧。

    待霧氣散去後,船隊竟然一路漂泊到了濟州島附近。

    來都來了,張可大決定玩的更大一些。

    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:.。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: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