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493章 火箭炮(1/2)

    民兵第七旅來自沂州及其附近的費縣、臨沭、蒼山、沂南等地,多由本地農民、佃戶組成。

    民兵第八旅則來自於膠東原各衛所,其中甚至有不少就是原來的衛所兵。

    至於腐朽墮落的衛所兵堪不堪用,左夢庚有不一樣的見解。

    在左夢庚看來,這些衛所兵能不能轉化為強大的戰士,不在於他們曾經經曆了什麽、做過什麽,而是要看思想改造的力度。

    後世我軍從KMT轉化過來的戰士還少嗎?

    這些人在KMT的時候是什麽樣的,轉化為我軍指戰員後又是什麽樣的?

    泥捏的六十軍, 鐵打的五十軍,還不是同樣的人?

    為何戰鬥力天差地別?

    事實證明,他的判斷是正確的。

    從衛所兵轉化而來的新戰士,在新的大家庭裏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以及充足的餉銀後,又有了思想上的轉變,迅速轉變為了最堅定的戰士。

    接到統帥部命令,民兵第七旅、第八旅迅速開赴到膠州灣,組成了陸戰一師。

    看著齊裝滿員的萬餘大軍,唐文煥和百大勝著實樂開了花。

    他們捧著左夢庚弄出來的《陸戰隊操典》,開始了摸索建設。

    左夢庚一時不敢走,生怕這兩個貨把好好的陸戰隊給弄偏了。

    這一留,就是一個多月。

    不過也不是沒有驚喜。

    左代帶著新弄出來的火箭炮,來找他驗收了,而且還是兩種型號。

    “這玩意兒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,甭說兵工廠了,就算是鋼鐵廠裏隨便找幾個工人都能造出來。”

    火箭炮的製造,還真的很簡單。

    就是鑄鐵的殼子和彈頭,裏麵各自塞入火藥,然後結合成一體,塞入鐵筒子裏, 發射出去就完事了。

    裝備部弄出來的兩款火箭炮,外表看幾乎沒有區別。

    都是放置在雙輪的木頭車上,上下三排四管十二發的規格,大小長短也是一樣的。

    “區別主要在於彈體和發射管上。我們製造的兩種火箭彈,一種的平衡翼是固定的,還有一種是您設計的彈起式。”

    當左代把兩種火箭彈拿到左夢庚麵前時,區別就出來了。

    固定式平衡翼火箭彈,顧名思義,彈殼尾端的平衡翼是固定好的,不可拆卸、不可移動。

    而彈起式平衡翼,則是在彈殼的尾端挖出四個小槽,裏麵安裝了發條彈簧。

    當火箭彈被塞入發射筒時,通過發射筒筒壁的擠壓,平衡翼會縮入到彈殼內部。

    等火箭彈發射,脫離了發射筒後,因為失去了筒壁的壓製,平衡翼會在發條彈簧的驅動下彈出來,起到穩定飛行的作用。

    “兩種平衡翼的區別在哪裏?”

    “精度和故障率,以及發射筒的製造。”

    左代先介紹固定平衡翼火箭彈。

    “這種火箭彈的精度更高, 誤差很小……”

    左夢庚不放心, 追問道:“誤差有多少?”

    “一千兩百米射程,誤差僅僅十三米。”

    “殺傷範圍呢?”

    “直徑21.31米。”

    左夢庚不由得咧嘴。

    好嘛, 殺傷範圍才二十米出頭,誤差就達到了十三米,而這還是精度更高的一款。

    不過他也知道,火箭彈這玩意兒打的就不是精度,而是洗地。

    要想提升火箭彈的精度,就必須等工藝水準提升到一定的水平才行。

    就比如說,眼前這款火箭彈的彈殼和彈頭,全都是生鐵整體鑄造的。

    毫無疑問,表麵十分粗糙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