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480章 需求帶來的進步(1/2)

    “晚輩曾與茅軍長商討過,覺得《武備誌》當中的百虎齊奔箭稍加改進,當為利器。”

    左夢庚提出了自己的設想,卻讓畢懋康皺起了眉頭。

    作為軍器大家,畢懋康當然知道百虎齊奔箭是什麽東西,畢竟明軍也在使用。

    “你有所不知,這個百虎齊奔箭使用時雖然看似鋪天蓋地,聲勢驚人,然毫無準頭。而且軌跡飄忽,殺傷力遠不如恐嚇力。”

    畢懋康對百虎齊奔箭做了一個十分精準的評價。

    就是嚇唬人的。

    可畢懋康不知道的是,自己麵對的是一個集大成的軍事專家。

    “倘若隻是百虎齊奔箭,自然不堪大用。不過晚輩這裏有些新的設想,還請東郊公幫忙參謀一番。”

    左夢庚要過紙筆,一邊作畫,一邊講解。

    “百虎齊奔箭不過是普通的弓箭綁上火藥,利用火藥來助推。能不能傷人,全靠箭射的準不準、箭頭鋒不鋒利。即便能傷人,也不過隻中一人而已。晚輩的想法是,製造這樣的一個長圓形鐵筒,在其中裝藥,用來助推火箭。前麵安裝這樣尖銳的彈頭,同時配裝觸發式引信,彈頭裏填裝火棉炸藥。在一輛小車上,布置這樣的鐵圓筒,將火箭放置其中。作戰時,隻需點火,這些火箭迎麵飛出,落在敵陣中爆炸,便可以形成範圍殺傷,似乎可行。”

    他畫的細致,說的更加精細。

    武研院眾人越聽越是激動,也終於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
    甚至一個年輕人還主動發散了思維。

    “可以在火箭上安裝類似於迫擊炮彈的平衡翼,這樣火箭的飛行就會變得穩定,根本不怕亂飛了。”

    要說如今這邊的科技當中,哪個方麵進步的最快,那必然是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。

    這絕對是一個很古怪的局麵,但就是事實。

    因為左夢庚注重軍工發展,所以拿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理念和技術來。

    別的不說,新軍的炮彈就是尖錐型的,飛行和準度效果十分良好。

    後來的迫擊炮彈,也是他親自定型的。

    這裏的人們十分積極好學,看到這樣的設計不可能不去參悟,要了解其中的奧義。

    結果長時間下來,別的方麵的理論和水平或許還算平常,反而在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方麵,已經總結出了一大堆的知識。

    這也是為何有人能夠主動想起,可以在火箭的軀幹上增加平衡翼,實現火箭穩定飛行的辦法來。

    畢懋康卻不看好這個設計。

    “倘若增加平衡翼的話,則火箭無法平穩安放在發射筒內,隱患很大。”

    那年輕人卻不是信口開河。

    “東郊公,咱們可以在火箭的軀幹部分開槽,然後在裏麵安裝發條。火箭裝入發射筒時,平衡翼會被壓縮到軀幹以內。當火箭脫離發射筒,飛到半空中時,發條會將平衡翼彈射出來,不就是解決這個問題了嗎?”

    畢懋康愣住,仔細琢磨一番,還拿出紙筆描繪了一番,赫然發現,這個想法居然十分可行。

    當然可行了。

    後世的火箭、導彈很多都是這樣的呢。

    左夢庚看向那年輕人,目光裏盡是激賞。

    “你叫什麽名字?”

    那年輕人一愣,老實答道:“統帥,我是武研院炮彈研究科的祝夢瑄。”

    左夢庚當機立斷。

    “從即日起,武研院內成立火箭研究科,你來擔任科長。”

    這就升官了?

    要知道武研院的人雖然不上戰場,不打仗,可即使是最普通的研究員,軍銜都是上尉。

    至於科長,妥妥的校級軍官。

    不過想想祝夢瑄提到的幾個解決方案,大家也明白,人家升官是靠著真本事的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