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469章 沒有別的想法嗎?(1/2)

    左夢庚的文章,放到後世,不過是初中生水準。

    但就是這樣的文章,卻闡述清楚了曆史的進程。

    這對於頑固派的打擊,才是最致命的。

    因為這世間的人都相信天下大勢。

    現在,左夢庚告訴了他們,什麽是天下大勢。

    不是合久必分、分久必合,而是如同浩浩蕩蕩的大江之水,滾滾向前,絕不回頭。

    複社和那些頑固派妄圖以複古、尊理為宗旨禁錮世人,就如同截斷江水、令其回頭一樣,是違背規律的逆行。

    黃宗羲回去之後,捧著左夢庚的文章,看了又看,意猶未盡,幹脆親自動筆,寫了補充。

    他的文章題目叫《何為生產力》。

    顯然,他是怕不懂世人明白左夢庚文章裏的名詞,因此做了一番詳細的解讀。

    論做文章,十個左夢庚也不能和黃宗羲相比。

    黃宗羲在文章中對生產力、生產關係、生產資料、上層建築等諸多要點做了解釋,配合上左夢庚的文章,一切就都清晰了然。

    他再把文章拿去給劉宗周審稿。

    如今這邊已經形成了規矩。

    任何學術文章的發表,都需要最終經過劉宗周的審核和敲定才行。

    這麽做,不是禁止別人發表言論,而是為了統一言論。

    畢竟陣營的思想進化還處於初始階段,許多人對於未來都有自己的見解,彼此之間甚至是互相衝突的。

    這種不相統一的部分,在內部允許說,但絕對不允許對外發表。

    “中恒不出手則已,一出手則直指要害。這一篇文章,足夠那些腐朽頑固之輩吐血三升了。”

    劉宗周的點評入木三分,再說黃宗羲的文章。

    “用中恒的話來講,你這算是科普文章。看似平淡,但影響力其實更加深遠。一旦這些概念深入人心,則民智將被打開,現有的封建思想必將受到衝擊。”

    黃宗羲心悅誠服。

    “還請老師歸納。”

    劉宗周卻沉默了,沉思良久,才道:“這樣,我也增添一篇文章吧。”

    大宗師下筆很快,一篇千餘字的文章僅僅用了兩炷香的時間便寫完了。

    黃宗羲一看,倒吸一口涼氣,沒想到劉宗周才是真的凶猛。

    《黨爭三十年之愚見》

    劉宗周的文章,看似是在講述從萬曆年間開始的黨爭起源、過程和對錯,但是在最後卻圖窮匕見。

    【東南興盛,商賈崛起,財富占國朝過半有餘。勢強則謀遠,豈甘困頓於階下?我輩東林,秉承此誌,謀其福祉。蓋雖為正邪之爭、東閹之辨,實則為破藩籬、樹新風。誠如左山東所言,此乃生產力提升帶來之生產關係之變化,須從上層建築始發。非東閹、非正邪、非君臣,實乃利益之爭。此大利利於天下,不可不爭。新舊交替,萬物煥發,華夏重塑之機也。】

    經過數年的磨煉和修行,劉宗周愈發老辣。

    這一段話,將明末的亂局全都剖析的幹幹淨淨。

    什麽東林與閹黨之爭、什麽正邪是非、什麽君臣之爭,全都隻是表象。

    核心本質就是,隨著東南的工商業蓬勃發展,商人、手工業者和部分自耕農在積蓄了大量的財富和力量後,不再甘心於飽受壓迫的社會地位,因此而奮起抗爭。

    東林黨正是這群人之精華所在,因此才衝鋒在前。

    劉宗周的這篇文章可以說拋棄了一切偽裝,目標直指皇帝和皇權。

    也向世人說明白了,君臣之爭、東閹之爭的核心本質是什麽。

    相信這一篇文章麵世,瘋掉的人會更多。

    不過年三十到了,臨清這邊早已進入了過年的氣氛,到處喜氣洋洋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