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439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(2/3)

    田小娥的宣判,帶來了十分劇烈的影響。

    新軍境內,無數的婦人都受到鼓舞,開始了自我救贖之路。

    短短十天內,張振秀和黃宗會處就接到了超過一百多例控訴婚姻不公的案件。

    而最大的一起案件,隻能由左夢庚親自處理。

    看著垂頭喪氣的王徵,傷心欲絕的申氏,還有左右為難的尚氏,左夢庚實在是氣不打一處來。

    “葵心公,和離之議,是否欠妥?”

    田小娥案發生後,引動了王徵的心事。他覺得機會到了,於是提出要和小妾申氏和離。

    結果申氏悲痛欲絕,竟然上吊尋死。幸虧被發現的早,否則的早已香消玉殞。

    饒是如此,王徵依舊不改其誌,還是想要和申氏和離。

    事情鬧大,因為王徵地位不凡,最終隻能交由左夢庚裁決。

    左夢庚仔細詢問過後才知道,王徵想要和離的心思,並非一時莽撞,竟持續多年了。

    究其原因,王徵乃是教徒,而且是那種篤信不疑的教徒。

    天啟二年的時候,他五十二歲,考中進士後,便致書家人,勸誡家人不要為他取妾。

    他甚至還將考中進士的功勞,當成是天主的恩賜。

    【今日登第,皆天主之賜,敢以天主所賜者而反獲罪於天主乎?】

    可是在中國,家族都注重香火傳遞。

    他一直沒有子嗣,父母都很焦急,就連他的妻子尚氏也如芒在背。

    隻因尚氏雖然孕育了多個子女,但最終隻有兩個女兒存活下來。

    當年六月,在他擔任廣平府推官的時候,王徵在【妻女跽懇,弟侄環泣,父命嚴諭】情況下,實在推諉不過,納了年僅十五歲的申氏為妾,希望能夠誕下子嗣。

    天啟四年,王徵的繼母去世。

    到了五年春,丁憂在家的王徵邀請金尼閣到三原一帶傳教,並懇請金尼閣為自己解罪。

    金尼閣這個老頑固死活不答應,還對他說:“非去犯罪之端,罪難解也!”

    這一下堅定了王徵的悔罪之心,立意嫁妾以贖罪。

    可他也不想想,這麽做對於申氏一個婦道人家來說意味著什麽。

    就連他的正妻尚氏都不同意,力加挽留。

    而申氏更是哭的差點死去,甚至還立誓入教守節,死活不肯改嫁,弄的王徵毫無辦法。

    本來這事兒也就過去了,王徵也先後從二弟王徽、三弟王徹處過繼了王永春、王永順為子。

    誰曾想到,這一次因為田小娥案,他又起了心思。

    “吾沐天主之賜,早已立誓侍奉天主,違背主意,已是罪大莫及。今番醒悟,已然晚矣,爾等又何故攔阻?”

    旁邊的鄧玉函、羅雅穀聽到他這番話,全都露出讚許之色。

    能夠在遙遠的東方發展出這麽虔誠的教徒,他們十分有成就感。

    可聽到他的說辭,申氏悲痛欲絕,幾欲昏厥過去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