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419章 歸化(1/3)

    高起潛第一時間就明白了崇禎的意思。

    這位帝王想要和叛軍議和。

    可是又怕傳出去影響他帝王的威名,所以才派遣自己這個負罪在身的太監去偷偷地做。

    無論結果如何,崇禎都有辦法脫身。

    高起潛明白,自己要背鍋了。

    可情勢如此,這個鍋他不背也得背。

    “奴婢遵旨。”

    他的痛快,讓崇禎心情多多少少好了一些。

    “仔細做,莫要出了差池。”

    出了差池,朕可是要拿你頂罪的。

    高起潛告退出來,想了想,去見了王承恩。

    “公公,咱家今日落得如此地步,也是時運不濟。可此去山東,一旦事有不諧,隻怕身首兩處,背負千古罵名。卻不知,皇爺心思如何?”

    做太監的,揣摩不透主子的心思,那便做什麽都是錯的。

    高起潛不怕去山東與叛軍議和,就怕做的不好令崇禎不滿意,朝野非議,到時候可就真的死翹翹了。

    崇禎朝的內廷,因為王承恩、曹化淳都是厚道人,所以內廷本身的競爭並不激烈。

    其餘大璫自知地位和親近比不上這兩位,也就對司禮監死了心。

    更何況崇禎開始外派太監後,每個人都有發財的地盤,反而還要仰仗王承恩和曹化淳在內廷斡旋,所以關係頗為融洽。

    王承恩給高起潛指點了一條明路。

    “此行成功與否,全在叛賊意向。倘若你能說動李九成、孔有德主動歸降,則功德無量。即便不成,無論如何也要穩住他們,令其暫且不要發作。待過了時日,你脫了身,也就不怕皇爺震怒了。”

    高起潛頓足。

    “哎,就怕叛逆狼子野心,妄圖貪天,咱家……咱家可做不了主啊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也有些躊躇。

    他始終都在內廷,不曾外出,對於地方上的情形,根本沒有經驗。

    想了想,對高起潛道:“錦衣衛指揮同知韓川,此人辦事精練,而且處事公道。你出事後,隻有他仗義執言,才讓你得脫牢籠。山東之事,滿朝文武,無人比他更加知曉。不妨你去拜會一番,或許能得臂助。”

    高起潛這才知道,自己能脫大難,乃是有貴人相助。

    “哎呀,多謝公公相告,否則咱家誤了恩人,罪莫大焉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新的造船廠,被左夢庚安排在了膠州灣東側入海口附近。

    這裏是後世著名的青島港。

    有一段深入海中的“廠”字型半島,恰好形成了優良的港灣。不用擔心遭遇海浪侵襲,保密和防禦也都很優秀。

    額弘略、阿彌額爾、兀若望等懂得造船的人全都在此。

    左夢庚過來時,他們正在接收工匠。

    臨清那邊新一批懂得簡易物理學、浮力學的畢業生,在孫元化的帶領下也過來匯合。

    “陸炮和艦炮完全是兩回事,所以需要叔父主持,為將來的水師鑄造艦炮。”

    左夢庚說了緣由。

    孫元化有些不解。

    “從前在登州時,火炮置於船上並無不妥,緣何需要重新設計?”

    來到新軍後,孫元化很快就喜歡上了這裏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