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416章 新材料(1/3)

    “新槍想要列裝,短則數年,長則十數年也未必。”

    左代潑冷水很決絕,弄的左夢庚熱情頓消。

    看著黃龍等人用擊針槍玩的不亦樂乎,左夢庚疑惑不解。

    “為何?”

    左代如實告知,也讓左夢庚明白了其中的難度。

    擊針槍雖然做出來了,但這是集合了所有工匠們的力量,純粹手工打造出來的。

    也就是說,以目前的工業能力,還無法實現大規模的製造。

    而軍事武器,一旦不能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普及,那就毫無意義。

    擊針槍的製造難度,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麵。

    首先是擊針的耐蝕性不佳。

    經過畢懋康等人測試,目前製造出來的擊針,經過五十發左右的射擊,就會損毀嚴重,必須更換。

    究其原因,在於擊針雖為鋼製,但在火藥的高爆損傷下,堅持不了幾次。

    這個不解決,光是配件就能讓工業部門和後勤部門瘋掉。

    其次是彈簧。

    彈簧做是做出來了,但這是手工製造的。

    帶來的一個問題是,即使是最厲害的工匠,也很難保證下一次製造的彈簧,規格能夠和前麵的一模一樣。

    這一點無法解決,彈簧就不能通用。也會導致一旦出現了問題,換無可換。

    “東郊公發現,金屬的性能似乎不是無限的。當金屬的使用達到一定的次數後,就會變得鬆軟。”

    左夢庚明白,畢懋康這是發現了金屬的疲勞現象。

    左代又道:“目前做出來的彈簧,當完成三十次的裝填後,彈性效果就會大幅度衰減。東郊公說,這個問題想要解決,最耗時間。”

    顯然,隻能用三十次的彈簧肯定是不合格的。

    即便軍隊有再多的資本,也不可能這麽損耗。

    而除了擊針和彈簧,彈頭也是一個難題。

    “原本的米涅彈頭並不能用於新槍,所以遵照您的設計,製作了這樣的圓錐形金屬彈頭。可這種彈頭工匠們用機械切削了數千次,都難以做到合格。無奈之下,隻得讓塗大叔手工磨製了一批。產量嘛……”

    在左夢庚探詢的目光中,左代苦笑不已。

    “五天能做出一發。”

    左夢庚一聲長歎,連連拍打腦門,才能緩解鬱悶。

    最好的工匠五天才能製作一枚彈頭,果然是無法普及了。

    “新式彈頭必須配備新式槍管,東郊公他們製作了鋼質槍管,結果膛線的刻製又很不理想。總之,這支新槍以我們目前的技術,問題實在太多。什麽時候能夠突破,誰也不敢保證。”

    問題都擺在眼前了,左夢庚也知道確實困難重重。

    而這一切,其實都是他帶來的影響。

    畢竟按照正常的曆史進程,擊針槍要在兩百年後,經過數代人的不斷摸索和推進,才能夠出現。

    而他提前拿出了概念,但這個時代的工藝水平卻不匹配。

    左代說擊針槍也許十幾年後才能實現大規模列裝,因此很是苦澀,其實卻並不知道,即便是十幾年後能夠實現這個目標,都是一種空前絕後的進步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