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364章 吳橋兵變(1/3)

    十一月二十八,曆時一個半月多的跋涉,孔有德率領的東江鎮五千人馬,終於來到了吳橋縣外。

    可能會有人跳出來了。

    【作者,你胡說八道。孔有德明明十一月十四出發的,十一月二十八,這不才十四天嘛,怎麽就一個半月多了?】

    原因嘛……

    因為這一年是閏十一月。

    孔有德出發的時候,是十一月十四。但是到吳橋縣的時候,則是閏十一月二十八。

    從登州到吳橋,孔有德足足走了一個半月還多。

    之所以這麽點路程會走了這麽久,那當然是東江鎮兵將根本不願意去遼東啊。

    那是能拖延就拖延。

    他們甚至在鄒平駐紮了一個多月。

    走走停停、停停走走,加上軍紀不佳,使得東江鎮兵馬所過之處,山東父老都將他們當成賊寇看待。

    待到了吳橋縣城下時,東江鎮兵馬已經人困馬乏、糧草耗盡。

    有士兵餓的受不了,跑到當地鄉紳王象春的家裏偷了一隻雞。

    結果被王家發現,追到了軍營。

    王象春那是什麽人?

    王家可是公卿滿朝,權傾朝野。

    囂張跋扈的王象春之子將偷雞的士兵抓住之後,還用弓箭穿了耳朵遊營。

    饑寒交迫的東江鎮兵馬見此情形,又驚又怒,連日來的情緒終於爆發。嘩變的士卒衝進了王象春家打砸搶燒,僅有王象春的兒子幸免於難。

    第二日,千總李應元和老爹李九成合謀,將孔有德捆縛到演武場,逼迫孔有德造反。

    孔有德無奈,隻好答應。

    於是,轟轟烈烈的吳橋兵變正式拉開序幕。

    叛軍席卷吳橋縣還不滿足,立刻回師山東,一路橫掃,燒殺搶掠。所過之處,雞犬不留。

    好吧,以上這些,全都是假的。

    吳橋兵變的起因,和王象春家的那隻雞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
    因為……

    王象春在吳橋根本就沒有宅子。

    王象春罷官之後,就一直住在曆城。他一輩子的人生曆程,都沒有踏足過吳橋縣。

    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,王象春為啥要在那兒置辦宅子?

    這是情報部已經調查清楚的,徹底解開了曆史謎團。

    而且王象春不但在吳橋沒有宅子,此時的他正臥病在床,他的兒子也在身邊服侍。

    到了明年,王象春就會去世。

    也就是說,被各種史料傳的沸沸揚揚的,因為王象春家的雞導致了吳橋兵變,純屬子虛烏有。

    雖然王象春不是什麽好人,但莫須有的事就是莫須有。

    為啥事情傳的跟真的一樣,而且始終沒人探究呢?

    而且各種史料裏,甚至連同為東林黨人所撰寫的《明史》中都這麽說捏?

    就因為王象春不是啥好人唄。

    黑了他,也沒人願意為他出頭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