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321章 水利工程(1/3)

    在臨清開展基礎教育,是水到渠成的事兒。

    在教育之前,臨清的各種產業都有了一定的基礎。越來越多的臨清本地百姓參與其中,生活發生改變的前提下,自然而然會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尤其是技術教育領域,更被百姓們所認可。

    畢竟大家都看到了,學點技術就能多賺不少錢,就能讓生活更好。

    即使行政委員會不搞教育推廣,百姓們也會自發地尋找接受教育的途徑。

    更不要說,教育委員會籌建的小學還是免費的。

    是否收費這件事,左夢庚和其他人進行了激烈的討論。

    大家的意見是要收費的。

    畢竟教育領域的成本,隻要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,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。不收費的話,所有的成本都要壓在政府頭上,這讓行政委員會壓力山大。

    可左夢庚隻用了一句話,就說服了所有人。

    【如果收費的話,這數萬學童還能剩下多少?】

    是的,收不收學費將會直接關係到學童數量。

    而對於政權的建設而言,人才,更多的人才,才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誰也不知道大家的謀劃還能隱藏多久,還要時時刻刻防備著朝廷發現之後的鎮壓。隻有自身的實力越來越強大,才能夠消弭風險。

    與之相比,教育的成本支出反而不是那麽重要了。

    當然了,充足的財政收入,才是這麽做的基礎。

    而充足的財政收入,也是工廠搬遷的底氣。

    “我們實地考察後,決定將冶煉廠、鍛造廠安置在戴村壩附近。”

    工廠的選址,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水力資源。

    而安山湖附近除了湖水和運河之外,還有一條河流,就是大汶河。

    兩個工廠需要的水力驅動裝置可以沿著大汶河一字排開,規模遠比左莊那邊要大的多。

    左夢庚對這個選址沒有異議,但也有特別關照的地方。

    “這附近的水資源不多,因此要好好保護,兩個工廠不許往河裏排放廢棄物。”

    蔣巍不解撓頭,十分想不明白左夢庚為何如此在意這些。

    這個時代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,如果沒有他的強製要求,這幫家夥肯定怎麽方便怎麽來。

    環保的事兒,左夢庚強製要求之後,也不怕下麵的人陽奉陰違。他叫來了馮本愚,來到了戴村壩。

    “咱們這一路走來,應該都看到了,河道簡直天成。那可不可以將大汶河引到安山湖來,形成水道?”

    左夢庚要做的,就是打算引大汶河水入安山湖,就如同後世那樣。

    後世東平湖日漸萎縮的情況下,正是引入了大汶河的水源,才保住了東平湖的生態。

    當然了,左夢庚打算這麽做,並不是出於生態的考慮。

    如今的安山湖和運河、大清河相通,根本不擔心水源的問題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