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305章 實學和務實(1/3)

    張采發現,他的這邊危險了。

    理學所奉的氣說,結果自己卻解釋不清楚,反而被對手剖析詳盡。

    這在外人看來,毫無疑問,理學成了欺世盜名之說。

    一旦傳播開來,理學將會被徹底打入泥塵,再無翻盤的希望。

    本來心學壓製理學的那一段時間,就已經讓他們這些人難過的很了,當然不想再回到那樣的歲月。

    張采決定拋棄“氣”之爭論,回到原本的問題上。

    “黃兄所言果然精妙,諸位所學,亦有獨到之處。然天下大道,無外乎經義。不研經義,何以明道?不明道,何以行理?經義之深奧,非宿儒飽學之士不能解。此這乃我輩士人之責,黃兄不可不察也。”

    張采說了自己的觀點。

    天下間最大的大道都在儒家經義文章裏,欲求大道,則必須苦心鑽研經義文章。

    這些經義文章太高端了,普通百姓怎麽可能看的明白?

    因此隻有我們這些讀書人才能掌握,然後以此來教化世人,使得大道得以傳播。

    這才是正途。

    可黃宗羲的反擊犀利非常。

    “南郭先生謬矣。天道有常,不為堯存、不為桀亡。先賢經義,亦不過慕天道而作。然天道浩如煙海,我輩豈可裹足不前,隻專注一隅?”

    張采說儒道即天道,黃宗羲則說,天道即儒道。

    兩種說法,看似相差仿佛,其實乃天地之別。

    張采是用儒學一家之言代替了所有的至理,不信奉儒學,就是歪理學說、邪門歪道。

    但黃宗羲闡述的清清楚楚,儒學隻是天道至理的一部分,除此之外,尚有更多的至理還沒有被發掘。

    因此人們不能故步自封,應該勇敢探索,這才能掌握越來越多的至理。

    他的理論非常正確,而且無懈可擊。但是帶來的一個嚴重後果,便是沉重打擊了儒學的權威性。

    宋徵輿險惡問道:“依黃兄所言,難道法家亦是天道嗎?”

    這麽點小伎倆豈能暗算到黃宗羲,黃宗羲隨即反攻。

    “那以宋兄之意,大明律需不需要恪守?”

    “你……”

    宋徵輿啞口無言,節節敗退,被嚇出了一身冷汗。

    他以法家為例,妄圖將黃宗羲打成儒學叛徒,然後糾集更多的人、更多的聲音對黃宗羲口誅筆伐。

    但黃宗羲的反擊更加嚇人。

    你質疑法家不是天道至理,那好,《大明律》作為律法,自然是承襲法家之作。

    你質疑法家,就是質疑《大明律》。

    你質疑《大明律》,你就是對太祖皇帝不敬。

    你想要造反嗎?

    這還不算,黃宗羲又找上張采。

    “據聞南郭先生對易頗有心得,敢請教,易之成書,在孔聖之前否?”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