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296章 本質(1/3)

    “京師一別,經年有餘。念台公重歸文壇,再書佳作,可喜可賀啊。”

    前來迎接的人,以錢謙益為首。

    如今的江南文壇,錢謙益已有盟主之姿。這也是為何張采、陳子龍等人會來找他求教的原因。

    可說實話,對於這一次的爭端,錢謙益並不想摻和。

    自從罷官歸鄉之後,錢謙益對仕途的心思就淡了。而且意識到人生險惡,基本上是對爭執能避則避。

    當張采等人帶著劉宗周的文章找上門來時,錢謙益敏銳地察覺到,這將會是一場天大的風波。

    莫要以為文壇多君子,唇槍舌劍不鋒利。

    文爭,也是會死人的。

    雖然對劉宗周的文章膽戰心驚,但錢謙益還是不願做出頭鳥。

    他的文名自然是不弱於劉宗周的,但多見於詩詞、古籍、應酬,於道學反而沒有什麽解析。

    說他是文學大家,更在於才名,而非哲學思想。

    一來覺著於道學上遠不如劉宗周精深,不願見拙;二來嘛,別人不清楚,錢謙益還是印象深刻的。

    劉宗周的那位學生已成天下名將,當初在臨清碼頭時的神勇,更是令他心馳目眩。

    得罪這樣的劉宗周,萬一被他學生砍了腦袋,可就不美了。

    實在拗不過張采等人所請,錢謙益想到了一個辦法。

    他做主辦方,搭建一個平台,請了劉宗周來,親自和張采等人打擂。

    至於誰輸誰贏,可跟他錢牧齋沒有一點關係,始終處於不敗之地。

    張采等人的道行,哪裏窺破了錢謙益的心思,對此還感激不盡呢。

    劉宗周也不知道錢謙益的彎彎繞,不過心無所滯,自浩氣衝盈,無所畏懼。

    “牧齋兄擺下這等陣仗,小弟可謂是膽戰心驚啊。”

    錢謙益趕緊撇清關係,一指張采等人。

    “不過是些小朋友仰慕念台公風華,一心求教罷了。老夫與人為善,借花獻佛,當不得謬讚。”

    左夢庚目光一瞬,對錢謙益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吐槽好了。

    這個精致利己主義者……

    那邊,張采等人上來見禮。

    “婁東張采見過蕺山先生。”

    別人還未如何,隨在劉宗周身邊的左夢庚、黃宗羲全都皺起了眉頭。

    還真是大言不慚呢。

    地名冠以人稱,非成就非凡、聲名顯赫之輩不可。

    他張采一個三十多歲的小年輕,居然在劉宗周麵前以地名自稱,這就是極大的不敬。

    劉宗周身為天下文宗,都不敢自稱劉山陰呢。

    說白了,這個張采近些年來廣受吹捧,明顯有些飄了。

    他和張溥創立複社以來,廣泛吸納年輕學子,已經在江南之地形成了極大的輿論優勢。以至於隱隱有青年領袖之姿,因此自覺不自覺地以大家自居了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