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232章 人脈(1/3)

    在鄧玉函的小實驗室裏,羅雅穀、薛鳳祚等人見到了左莊製造的天文望遠鏡。

    “天呢,這絕對是我見過的精度最高的望遠鏡了。”

    羅雅穀在實地操作後,對這款天文望遠鏡讚不絕口。

    薛鳳祚則看的膽戰心驚。

    他才剛剛開始跟隨羅雅穀學習,還沒有掌握太多的知識。之前隻是聽羅雅穀說過,在歐羅巴可以用工具觀測星空,但並沒有實地見過。

    如今的薛鳳祚正處於思想和學識轉變的過程中,對於天文的認知,還存留著傳統中國人的想象。

    比如星星都是神仙們住的地方,遙遠而不可褻瀆。

    現在,他通過天文望遠鏡實地看到了月亮的樣子,同樣也看到了許多星球。

    月亮上麵沒有嫦娥,也沒有月宮,更沒有整天暴露著腱子肉伐樹勾引嫦娥的吳剛。

    這個事實,讓薛鳳祚頗為失魂落魄。不過同時,更加激發了他對西學的興趣。

    那邊,羅雅穀、鄧玉函和左夢庚已經討論起這款天文望遠鏡的問題。

    說起這個,鄧玉函對徐若琳讚不絕口。

    “左的未婚妻是我見過的、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女數學家。沒有她的精準計算,就不可能有這麽優秀的望遠鏡誕生。”

    一直到徐若琳來到臨清之後,左夢庚才知道,這裏原本固有的數學知識並不足以支撐更大的天文望遠鏡製造。

    不是工藝上不行,而是計算上不行。

    比如鏡片凹凸比列的數值,運用傳統的算法就求不出來。

    工匠們使用的測量工具,也無法進行測算。

    在徐若琳的幫助下,采用對數的運算法則,才得出了天文望遠鏡的標準比例。

    更是根據徐若琳的指點,造出了對數尺。

    而對數尺的出現,反過來又幫助了重炮的製造。

    對於這些東西,左夢庚隻能感慨,工業和科學果然是一個無比複雜又密切相關的體係。任何一點點的進步,帶來的影響是那麽的巨大。

    如今徐若琳正在研究的,就是製作複對數尺。

    複對數尺對於方根和乘冪的計算有著巨大的幫助,一旦成功,則左莊這邊在機床的製造上將會有巨大的提升。

    在計算機發明之前,對數尺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足足持續了三百多年。

    左夢庚雖然對數學不是很精通,但也知道這件事很了不起,因此全力支持徐若琳進行研究。

    他還用有限的數學知識對徐若琳說了一句話。

    “對數是指數的逆運算。”

    這是後世初中生都知道的原理,但是在這個時代,意義無疑是巨大的。

    徐若琳一開始還不信,但是親自動手演算之後,差點沒動手把左夢庚的腦袋給掰開。

    就是想看看,明明一個數學能力那麽渣的人,為何能夠發現這個奧妙。

    就因為左夢庚這一句話,左莊這邊的數學水平一下子提升了近百年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