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231章 全能大神(1/3)

    “大家看好了,蒸汽其實蘊含著巨大的能量。”

    左莊學堂,左夢庚給學生們演示蒸汽的作用。

    隨著人口的增加,左莊學堂的學生越來越多,已經超過了五百名,儼然一個小學校。

    左夢庚隻要在左莊的時候,一定會抽出時間來授課。

    有些東西,隻有他能教。

    哪怕他並不精通,但是卻能開拓孩子們的視野和思維。

    比如蒸汽、比如電、比如空氣動力學等等,他都在一點點地教給這些孩子。

    隨著孩子們漸漸長大,因為興趣的原因,必然會有人投入到相關學科的鑽研當中去。

    他就等於是灑下了種子,然後靜待收獲。

    這一次之所以拿出蒸汽機的概念交給孩子們,倒不是他主動的,而是被工匠們的熱情給逼的。

    左夢庚第一次感受到,為什麽說軍事是科技發展的原動力了。

    這一次研製重炮的過程中,出現了一個大家始料未及的問題。

    那就是因為口徑的增大,炮管內膛無法鏜製。

    如果像紅衣大炮那麽鑄造,發射圓形炮彈,那麽炮管內部的要求不會那麽高。

    但新軍的要求是能夠發射長筒型的爆破彈,炮管內壁的工藝要求就到了一個十分嚴苛的程度。

    工匠們湊在一起集思廣益,提出了一個設想。

    那就是打造一個車床,然後在上麵安裝一根連杆,通過連杆來帶動鏜刀鏜製炮管內壁。

    車床弄出來後,效果很差。

    因為連杆在前後運動的過程中,始終無法保持穩定,而且旋轉的速度不能快。一旦過快,連杆就會因為高溫而產生融解現象。

    當時所有人都斷言,軍部要求的炮管不可能做到。

    一個叫羅弘的工匠不服輸,連續在工坊裏泡了三個月,想到了一個辦法,徹底解決了連杆不穩定和高溫的問題,一舉讓炮管達到了軍部的要求。

    左夢庚去看過之後,當場就傻眼了。

    要不要這麽給力?

    居然連滾珠連杠都弄出來了。

    是的,羅弘的解決辦法就是用滾珠取代了原本的梯形連杆作用。這一下就讓連杠在運動的過程中緊緊和機械咬合,不存在晃動的問題了。

    因為這個發明,羅弘當場被宣布晉升大匠師,還獲得了五百兩白銀的重獎。

    可滾珠連杠的出現,又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問題。

    那就是目前的水利驅動,完全發揮不出滾珠連杠的性能。工匠們迫切需要一種更大、更穩定的輸出動力,來完成鑄造業的升級。

    問題反應到左夢庚這裏,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蒸汽機。

    提到蒸汽機,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瓦特。但其實對於蒸汽應用的設想,曆史會更早。

    早在公元一世紀,古希臘數學家亞曆山大港的希羅就發明了汽轉球,被公認為最早的蒸汽機雛形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