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208章 複古 T-ara回歸啦!!!(3/3)

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。歡迎大家點擊體驗!

    然而明末的複古思潮之所以最終沒有開花結果,除了受到戰爭和政權更迭的影響之外,也和中國固有的階層特性分不開關係。

    中國和歐洲封建主義有著極大的區別,也導致大變革的結果完全不同。

    首先作為封建主義的頂層,中國是封建帝王,而歐洲則是教會。

    後世許多人在做對比的時候,都是拿歐洲的君主來和中國的帝王進行比較。

    這是不對的。

    封建時代,在歐洲占據統治地位的是教會,歐洲的那些君主同樣屬於被教會壓迫的群體。

    這也是在新興資產階級崛起後,許多國家的君主會選擇支持的原因。

    因為這些君主和新興資產階級有著共同的利益基礎,都需要反抗教會的壓迫。

    而歐洲的教會和中國的帝王相比起來,毫無疑問,教會更容易被推翻。

    究其根源,教會的思想中心,是虛無縹緲的神。

    神脫離於人間,屬於精神世界,自然也就可以被人按照各種需求進行塑造和解釋。

    這也是基督教最終分裂為公教、正教和新教的原因。

    歸根結底,神也要為階級利益服務。

    但中國不同。

    中國封建主義頂層的帝王,可是實實在在的人。

    既然是人,那麽就會主動采取各種措施加強皇權。一代一代的皇帝加持之下,最終皇權也就成為了力量可怕的怪物。

    要推翻這樣的皇帝,無疑要比歐洲人推翻教會難的多。

    畢竟大家都可以對神做出不同的詮釋,但人世間卻容不下兩位帝王。

    而除了統治階級的上層不同之外,中國和歐洲的封建統治基礎也不同。

    歐洲是騎士階層構築了封建主義的根基,但是在中國,完成這些的是士人。

    騎士作為軍事組織,在熱武器出現後,自然而然就會被曆史潮流所淘汰。

    因此導致的,就是歐洲的封建主義快速倒塌。

    在中國,卻不存在這個可能。

    士人並非是軍事組織,你無法通過戰場上的勝利將這個階層消滅。

    相反,一旦天下太平後,士人階層會通過強大的思想和文化傳播能力,重新占據統治地位。

    這也是從根本上來說,清朝和明朝沒什麽不同的原因。

    恰恰是因為清朝的野蠻和落後,反而給了士人階層徹底鞏固自身地位、扼殺先進思想的機會。

    而要如何瓦解這樣的士人階層,已經成為了左夢庚的頭號難題。

    他長久思慮之後,唯一能夠想到的辦法,也隻有複古這一條路。

    不過和時下東林黨、複社的複古追求不同,他希望的複古更加徹底。

    東林黨的複古執著於重塑儒家思想,複社的複古更是隻局限於詩文。

    他要在自己的陣營內部推行的複古,則是要打破儒家的藩籬,將古往今來的各種思想都要融合進來。

    他最期待的,也就是這種融合之下,究竟會產生怎樣的粹變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加入書架
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
(可催更及找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