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126章 東西之爭(1/3)

    左夢庚和徐光啟的第一次見麵,相談甚歡。

    給左夢庚的感覺,徐光啟完全不似這個時代的人。

    他對世間萬物所持的開放態度,即使在後世人中也很少有。

    一個不執拗、不拘泥、對學問實事求是的人,這就是左夢庚對徐光啟的第一印象。

    如果要說負麵的部分……

    那就是此老來做官,可惜了。

    如果徐光啟真的將畢生的精力都放到學術上,真的不敢想象會有多大的貢獻。

    因為徐光啟提到的許多學術概念,連左夢庚都稀裏糊塗,一知半解。

    左夢庚繼承的靈魂,可是幾百年後豐富資訊衝擊下的形成的,竟然都無法和這個老人平等交流。

    可惜在這個時代,不做官的話,徐光啟的那些學術又無法研究;做官的話,就會被拖累精力。

    最無語的就是,朝廷還不讓他做擅長的官職。

    明明是大數學家、大科學家,結果非要管禮部的事。

    如果要說徐光啟在禮部任職上做出的最大貢獻,那恐怕就是給西洋教士們提供了不少的幫助吧。

    這種幫助,也讓大量的西方學問能夠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。

    一老一少兩個人言談甚歡,了無止境,令其他人咋舌不已。

    同時也更見證了一個博學年輕人的厲害。

    在學問的精深上,左夢庚是不如徐光啟。

    可是在廣博上,受限於時代條件,別說徐光啟了,即使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航海家都不可能是左夢庚的對手。

    當左夢庚提出,根據洋流流動推算,在大陸的東南方向的極遠處,存有一個大島時,徐光啟終於認同了左夢庚在西學上的能力。

    此時澳大利亞才剛剛被發現不久,歐洲人還沒有對其進行開發。

    而澳大利亞存在的事實,也僅存於歐洲少數人之間。

    徐光啟也僅僅是從西洋傳教士的嘴中聽了一耳朵,並沒有在意。

    待左夢庚說憑借洋流就能知道陸地的存在,徐光啟登時學到了新的知識。

    本來徐光啟還不打算放過左夢庚,奈何徐祥進來稟告。

    “老爺,那位魏先生和諸位西洋先生來了。”

    徐光啟無法,隻好對徐若琳道:“你陪著他在府裏轉轉,待老夫應付了客人,晚上邊吃邊聊。”

    徐爾爵要隨同徐光啟陪客,接待左夢庚的任務,就隻能交給徐若琳了。

    至於徐光啟是不是故意的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
    反正徐爾爵臉色古怪,弄的徐若琳根本不敢抬頭。

    左夢庚暫時辭別徐光啟,帶著侯方域隨徐若琳去了後麵。

    徐府後院雖不大,但很雅致,帶著些許江南風情。

    此時盛夏,院子裏幾朵鮮花盛開。徐若琳往花的旁邊一站,當真是人比花嬌、百媚橫生。

    左夢庚lsp靈魂發動,片刻也忍耐不得了。猛地察覺手裏還牽著一個東西,就很不滿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