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85章 求知(1/3)

    “你都知道?”

    馬車中,畢懋康的神色很複雜。有氣憤、有失望、有恐慌,也有些古怪。

    張繼孟知道老師是個聰明人,和聰明人沒必要說假話。

    “學生為臨清兵備道,豈能不知?”

    “你知道你在做什麽嗎?”

    在畢懋康看來,張繼孟在玩火。一個不小心,很可能身敗名裂。

    張繼孟倒也坦然。

    “此乃諸公共願。”

    在政壇上能夠完全按照自己想法行事的,隻有最頂層的那些大佬。其餘的,都必須在自己身處的勢力範圍內聽命行事。

    畢懋康愕然。

    他原以為是張繼孟膽大包天,卻沒有想到背後另有其人。

    張繼孟更是道:“老師沒發覺嗎?東昌知府、臨清知州,均有深意啊。”

    他不說,畢懋康還真的沒有深思。經他點醒,畢懋康才發覺某些人不知不覺中竟然布下了如此縝密的局。

    政壇之中,曆來習慣是看上而不看下。

    隻因人往高處走、水往低處流。

    要想掌握更大的權力,就必須進入中樞,登閣拜相才是人臣巔峰。

    雖然大明對於地方行政多有考量,但若幹個地方官的任免,很多時候還真的很難被察覺到貓膩。

    可就是在這樣的不知不覺中,東林黨已經掌握了臨清這個重鎮的控製權。並且在幾位主官的掩護下,有個弱小的野心正在萌芽。

    “諸公皆為君子,素以忠君報國為己任,焉可行此大逆不道之舉?”

    畢懋康想不通。

    怎麽辭官歸鄉幾年,再出來,往日裏的老人都變了呢?

    張繼孟苦笑,但也不回避。

    “老師,我等也原以為新君登基,萬象滌新。然而今日之朝堂,諸般風波您也盡看在眼中。此時此日,和昔年有何區別?”

    不待畢懋康說什麽,張繼孟發出了感慨。

    “諸公皆在臨清時,那少年曾說出這樣的一番話。他說,決定皇帝怎麽做的,不是皇帝的性格和才幹,而是皇帝屁股下麵的那張椅子。自古至今,沒有一個皇帝會舍棄手中的權力,也沒有一個皇帝不吸食天下血肉而肥己的。因為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皇帝理所當然把這個天下間的一切都當成自己的,自然予取予求,又豈會在乎萬民哀嚎、草芥艱辛?”

    畢懋康安靜了。

    他閉著眼睛,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良久,他突然問道:“那少年說的是天下,而不是朝廷?”

    張繼孟回憶著左夢庚的話,道:“他曾有一番言論。易姓改號,謂之亡國。仁義充塞,而至於率獸食人,人將相食,謂之亡天下。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國。保國者,其君其臣,肉食者謀之;保天下,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。”

    聽到這番話,畢懋康眼中冒出精光,不禁擊節。

    “誠哉斯言!”

    居然從畢懋康的嘴裏聽到讚揚,這讓張繼孟大為振奮,趕緊接著說起左夢庚的言論。

    “那少年曾道,國與國亦是不同。一家一姓之國,和天下萬民之國不可同日而語。一曰君王私有,罔顧蒼生;一曰家國天下,匹夫有責。今日理應救者,乃天下萬民之國,而非一家一姓之國。”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