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61章 規劃(1/3)

    京師,兵部,侍郎值房。

    侯恂已經上任,勞於案牘,兢兢業業。

    桌子上堆著數不清的文書,每一份都需要他過目。

    未幾,一份塘報吸引了他的注意。

    上書者是臨清兵備道張繼孟。

    塘報中張繼孟闡述了臨清本地兵備情況,著重提及鈔關碼頭之變後,本地軍隊缺少武器,因此懇請朝廷準許,自設兵器所。

    侯恂拿著文書思量了一番,才在上麵批注了閱。

    隨即,他又找出了一份文書。

    第二份文書的時間稍早,由山東蒙陰知縣李雪未送來。

    今秋十月,沂蒙山區群盜大肆出動,劫掠蒙陰。破十村三十五寨,圍縣城,屠殺百姓上千,更有二十來戶大小地主被滅門。

    李雪未嚇破了膽,連忙給青州府、山東巡撫、兵部各上了奏書,祈求朝廷發兵剿匪。

    青州府和山東巡撫接到了奏報……就當沒接到。

    不是他們玩忽職守,實在是山東境內並無兵馬可派。

    其時為了防備畿輔民亂,山東的軍隊基本上都調到德州一線去了,內部十分空虛。

    就算沒有這個調動,山東本地兵馬也很是不足。

    加上沂蒙山區偏遠窮困,倘若派遣大軍前去,不說能不能剿匪,本地連軍糧都無法保證供應。

    因此他們隻好睜一隻眼、閉一隻眼,就當沒看見。

    奏書到了兵部,侯恂看過,本來擬待過後處理。看到張繼孟的奏請,侯恂有了主意。

    他把兩份奏書放在一塊,李雪未的在上,張繼孟的在下。然後找來文吏,仔細吩咐。

    “好好送上去。”

    在部堂做事的文吏,雖然不起眼,但各個都是人精。

    侍郎如此說,豈能不明白?

    於是文吏就這麽將兩份奏書順序不變,呈遞給了司禮監。

    過了一天,崇禎就召見了兵部尚書王洽、兵部侍郎侯恂過問此事。

    崇禎的關注點果然在第一件事上。

    “蒙陰一地匪患如此嚴重嗎?”

    王洽是有點懵的。

    他才剛剛接替王在晉,正熟悉本部呢,具體事務哪兒知道啊?

    這就隻能侯恂出麵。

    “陛下,蒙陰臨近沂蒙山區,地形險要複雜。其地貧瘠,百姓衣食無著,從匪者眾。前任秦侍郎曾有言:沂蒙七十二崮,崮崮有猛虎。”

    兵部前任侍郎秦士文就是蒙陰縣人,今年五月已經去世了。

    崇禎很是生氣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山東有司為何不剿滅了事?”

    侯恂是做過功課的,把實際情況一說,崇禎也無奈了。

    “偌大山東,竟無兵可用?”

    侯恂自然不能讓帝王窘迫,替其開脫道:“山東又分登萊,照應遼東。自此兵備重心偏斜,早已有之。”

    明末遼東戰局日益維艱,明廷為了支持遼東戰場,將登州、萊州從山東劃出,設立登萊巡撫,同時也將重兵雲集於登萊,使得山東空虛。

    聽他這麽一說,崇禎就此上了心。

    後來舉行明朝第一次武學科舉,特意將第一位武狀元王來聘派往山東,擔任副將一職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