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左

第44章 開工(1/3)

    “疏通河道,修繕碼頭,隻為鈔關運行,京師供給。既如此,為何不以鈔關稅收為股,吸納四方財源?如此,疏通河道之錢糧指日可待。”

    左夢庚把辦法拿出來了,驚的眾人失魂落魄。

    誰也不曾想到,他竟然如此大膽,要以鈔關稅銀為籌碼,吸引本地士紳掏錢。

    如果這麽做,本地士紳會掏錢嗎?

    想都不用想,隻要此事獲得朝廷許可,本地士紳的銀子能把鈔關埋了。

    臨清鈔關可是天下第一大關,每年稅銀比山東省的稅收還要多十倍。

    那是多麽大的一筆財富?

    而且還不像其他的生意,這玩意兒旱澇保收,說是日進鬥金都不為過。

    對於臨清鈔關的豐厚收益,眼紅者不知凡幾。

    奈何這是朝廷的衙門,大家隻能幹看著,無可奈何。

    倘若有機會參與其中,沒有任何人能夠拒絕這種誘惑。

    “胡鬧。鈔關乃朝廷課稅重地,焉能行商賈交易之事?”

    劉宗周第一個跳出來反對。

    他的想法很樸素。

    鈔關是朝廷的,每年為朝廷提供了大量的稅銀。朝廷必不可能同意這個辦法,說不定還會追究在座各位的責任。

    侯恂也是搖頭。

    “小輩兒異想天開,無須再提。”

    然而和他倆不同,張振秀大為振奮。

    “此法甚妙,既可解運河之困,又可收編流民,還能活躍本地財富,一舉三得啊。”

    此時他再看左夢庚,不但沒有不滿,反而全是讚許。

    看吧,這就是見著好處了。

    曹文衡覺著張振秀癡心妄想。

    “少卿,此事在朝廷必不能得允啊。”

    張振秀冷哼一聲,也不客氣。

    “那便讓朝廷拿出銀子來,否則疏通運河、修繕碼頭隻能是鏡中花、水中月。”

    這就是時代的差異。

    在左夢庚想來,用鈔關的稅收作為股本,吸引本地商人出錢,就和建設高速公路,然後設卡收費,再給各路股東分紅一樣,後世在所多有。

    然而在這個時代的人眼中,首先想到的是朝廷威嚴。

    這個比天還大,什麽事都得靠後。

    張振秀之所以會同意,除了事關自身利益之外,還跟他的眼界有關。

    “本地建有磚窯,所產磚石供應京師需求。磚窯乃官府開辦,卻交由商賈經營。多年來一直穩妥,官民兩便。磚窯可以,鈔關為何不行?”

    是的,臨清本地有直隸最大的磚窯。

    這個磚窯是官府開設的,產出的磚石因為質量好,甚至連皇宮都會采購。

    但這些磚窯官府並不親自經營,而是交給了當地的商賈。臨清本地第一大族路家,就是經營的此等生意。

    正是因為有磚窯這個公辦私營的先例在,聽到左夢庚希望鈔關引進民間資本時,張振秀才會拍案叫絕。

    奈何除了他之外,其餘人等雖然見識不錯,但也沒到這等大跨越的程度,根本不敢應承。

    可實際問題擺在那裏。

    朝廷催逼疏通運河日急,完不成這個任務,懲罰降下來誰也承擔不起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
別猶豫,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