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翔

一二九溫榆河之盟(2/3)

    因為聽了郭寶玉的分析之後,鐵木真又生出了另一個想法,再和宋軍耗一耗,看看宋軍還能撐多久,就算是退軍,也要爭取從宋軍那裏撈一點好處才行。但就在第二天,鐵木真就改變了主意,因為探子來報,宋和金在進行議和。

    原來楊炎將金國有意與大宋議和的想法傳回到建康之後,經過趙忱和眾大臣的商議,大宋既然在未來五年時間內不準備大規模軍事行動,自然也就不會進攻金國,因此不如就和金國議和,然後挑動金蒙之間戰爭,大宋正好可以從中漁利。

    因此建康朝廷立刻發來詔書,如果金國願意向大宋稱臣,交納歲幣,則可以與金國議和,請金國派遣正使、國書來建康府商談議和條件。

    而金國的兩位暗使在來到燕山府之前,以經得到了國內的指示,立刻答應下來,於是留下安煦烈和在燕山府和宋朝保持溝通,而蒲速烈立刻返回遼陽府,回奏金國朝廷,馬上派出使團赴宋。楊炎在送走了蒲速烈之後,也立刻將這一消息公布出去。

    鐵木真和蒙古諸將得知了這一消息之後,也都大為震驚,宋金重新議和,也就意味著蒙古被徹底孤立了起來,弄不好就會陷入宋金的聯合夾擊之中。而耶律楚材和郭寶玉也一起進言,請鐵木真立刻決斷,這一次就連木華黎也支持他們的意見。

    到了下午,從臨潢府的耶律留哥發來急報,原來金軍趁著蒙古軍與宋軍交戰,撤走主力人馬,向臨潢府發動了進攻,先後攻取了白城、洮安、榆通等地。請救蒙古軍速來救援。

    這個消息也終於促使鐵木真下定了退軍的決心,立刻派劄八兒火者去宋營約請楊炎,第二天到溫榆河邊麵談。

    楊炎接到了劄八兒火者的傳信之後,知道蒙古軍終於打算退軍了,當即答應下來。

    第二天,楊炎和趙月如帶著宋軍諸將來到溫榆河邊,隻見在對岸,鐵木真也率領蒙古諸將趕到了。

    楊炎縱馬來到河邊,大聲道:“大汗,大宋與蒙古本有聯盟之誼,隻是前者因為一些小許誤會,以至反目成仇,刀兵相見。如今為何不化幹戈為玉帛,再度和好,從此互為兄弟友邦,永不相侵。不知大汗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鐵木真也提馬來到河邊,道:“楊駙馬,你說得到是輕巧,難到我的弟弟博尓忽就白死了不成。”

    楊炎當然聽得出來,鐵木真不過是在故做刁難,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好處,於是淡淡道:“如果大汗還不撤軍,那麽就會有更多的蒙古士兵和博爾忽一樣,把生命留在這裏,永遠都無法再回蒙古草原。而在草原上又會多了失去兒子的父母,死了丈夫的妻子,沒有父親的子女。大汗既為草原之主,為何不為自己子民多多著想。回草原去吧,那裏才是蒙古人應該待著的地方,讓你的戰士們去和家人團聚,不耍再做無謂的犧牲了。”

    鐵木真沉默半響,終於道:“好,我答應你,明天就率軍撤退,並且把順州也交還給你們,但你們要支付給我們三萬石糧食。在三年之內,我保證決不會出兵南下。”

    楊炎也點點頭,道:“好,我也保證,隻要蒙古軍撤退,讓出順州,可以給你們提供三萬石糧食。而且三年之內,宋軍也決不會攻擊蒙古的地方。”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