災難藝術家

362 持續發酵(1/2)

    流量粉絲們求錘得錘。

    吃瓜群眾們求瓜得瓜。

    刹那間,熙熙攘攘的議論聲浪就覆蓋了整個網絡,製造出一種全世界目光全部朝著蔚海投注的錯覺。

    然後,繼“八毫米”之後,“娛樂周刊”再次登場。

    江士奇撰寫了一篇社論專稿,強烈指責流量粉絲顛倒黑白、不分是非的文章,並且對流量藝人的沉默縱容導致事態發展越來越嚴重表示強烈指責,在娛樂至死的年代裏,真相似乎已經失去了威懾力。

    無疑,這是非常可悲的。

    雖然文章沒有指明任何對象,但一切都發生在短短不到十二個小時之內,話裏話外的矛頭都指向陶染。

    如此級別的業內媒體直接下場撕逼,著實堪稱難得一見的景象;而且,這次陶染似乎真的激怒了媒體。

    數個小時前,媒體澄清來龍去脈真相的時候,其實參與其中的媒體不算多,也就十幾家,可以看得出來,大部分媒體還是沒有準備和陶染直接撕破臉皮,在流量麵前,他們也都是養家糊口的打工人。

    但短短數個小時後,經過流量粉絲鋪天蓋地的抹黑,經過“八毫米”的爆料,無冕之王們終究還是爆發出了血性,即使利益至上、即使娛樂至死,可是,新聞媒體也依舊不是軟柿子,更不是無恥的舔狗。

    他們需要證明自己的權威。

    於是,“娛樂周刊”的這篇社論專題,轉眼就得到業內媒體的一片轉發和聲援,輕輕鬆鬆就突破一百之數,並且還在持續增長上升,可以看得出來,媒體們全部團結一心,以這樣的方式發出他們的聲音。

    當然,背後未免沒有“生意”的算盤——

    一部分媒體就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姿態敲山震虎,向那些流量藝人們重申無冕之王的地位,重新為媒體贏得和流量藝人拔河拉鋸的談判籌碼,否則現在流量藝人們依仗著流量粉絲的龐大數量而為所欲為,媒體確實狼狽不堪。

    陶染首當其衝,他的整個團隊希望能夠借助這次蔚海電影節的平台,為陶染打開全球市場,更上一層樓,心高氣傲的態度就顯得急躁而尖銳、強勢而霸道,確實得罪了不少人,許多公關處理手段都令人不敢恭維。

    確確實實得罪了不少媒體。

    此次指桑罵槐的事件,正好能夠成為殺雞儆猴的契機,這才使得越來越多媒體都和“娛樂周刊”站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但不管真實意圖如何,呈現在普羅大眾眼前的景象就是一眾媒體紛紛下場,矛頭一致地指向陶染。

    此時,流量粉絲們依舊還想要反抗,甚至不惜再次挖掘出“時間管理大師”的曆史,試圖扭轉被動局麵,然而……

    晚了。

    比起流量來說,吃瓜群眾、普通路人的數量始終是占據上風的,粉圈終究也就是巴掌大小的圈子,普羅大眾的數量遠遠超出了流量藝人的粉絲,他們從新聞媒體看到文章,又看到各路媒體全部紛紛轉發,以如此直接的方式表示支持與肯定,態度就再清晰不過了。

    所以,輿論狂潮的重心馬上就發生了轉移。

    而且,陶染粉絲們正在“挖墳”,這並不代表其他網友們不會,吃瓜群眾們也一個個好奇心旺盛地開始挖掘過去,然後意外發現——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
別猶豫,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