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換明

第一百二十八章 謠言連載不斷更(1/4)

    十天,隻是曆史長河中的一瞬,但史書所載,卻都將是新的日期,由此所引起的連鎖反應,也將逐漸地顯現出來。

    對於郭大靖的堅持,劉興治表示了自己的擔憂,“末將隻擔心所攜帶的幹糧不夠。”

    郭大靖淡淡一笑,說道:“某已經安排妥當,幹糧和作戰物資絕對不會斷絕,你們放心好了。”

    劉興治猜測和密營有關,但這方麵的情況他不了解。可既然郭大靖信心十足,他也就放下心來。

    劉興祚除了派兄弟配合,還有數名親兵也是遼東人。再加上劉奇士,都對遼東的山川地理非常熟悉。

    有這些向導在,行動成功、安全撤退的把握又大了幾分。當然,對於郭大靖來說,如果是在山林中與建虜糾纏,沒人是他的對手。

    至於襲擊的時間是否能卡在建虜撤兵之前,郭大靖並不擔心。按照古代的通訊速度,幾天時間的誤差基本上就算同步。

    何況,向朝廷的奏報,也可以把時間改動一下。朝廷要看的是行動,看到的結果也是建虜退兵,這就夠了,誰會象偵探似的從字裏行間找破綻呢?

    郭大靖在軍官召集起來,重新布置了行動的細節。比如行進的順序,注意的事項,緊急情況下的處置等等。

    在登陸初期的行進中,應該是沒有什麽危險的,都是建虜放棄的沿海之地;而越是深入,就越是要小心翼翼。

    等到潛過海州後,按照郭大靖的估計,遼陽附近的戒備,倒不一定嚴密。

    郭大靖按照後世的名詞,把遼東從沿海到內陸,分成了根據地、無人區、遊擊區、敵占區四類。

    根據地不用說了,就是建虜望洋興歎的島嶼;無人區則是沿海幾十裏的空白區,敵我雙方在這裏都沒有多少兵力,也幾乎沒有戰鬥。

    遊擊區就是接近建虜統治區的邊緣地帶,東江軍經常派出小股部隊襲擾,或是諜子哨探潛入煽惑這裏的遼民叛反逃跑。

    本來,在郭大靖的設想中,逐漸地把無人區變成根據地,遊擊區則向敵占區滲透擠壓,以達到縮小敵占區的目的。

    但經過了援朝作戰,見識了建虜的作戰方式和戰力,以及對沿海地區的勘察,郭大靖意識到自己有些紙上談兵了。

    建虜的騎兵優勢,使得快速襲攻,或是稱為閃電暴擊流,很難防範。修堡建寨雖然是一個辦法,但財力物力並不具備。

    說白了,沿海要建立根據地,缺乏縱深,難以對建虜的快速襲擊作出及時的應對。

    建虜表麵上放棄沿海地區,其實和不占廣寧、錦州是一樣的思路。等著明軍去占領,再抽冷子閃電暴擊,把明軍辛苦的經營砸個稀巴爛。

    有了這樣的擔憂,郭大靖認為還是應該從遼南開始,在陸地上不斷拓展。先是把旅順建成要塞,再占領金州,然後是複州、蓋州,穩步地向推進。

    占多點,不如據一地,這是郭大靖最後得出的結論。

    且遼南經營穩固,等於是插向建虜腹心的一把鋼刀,這就不僅僅是牽製,而是對建虜的直接威脅了。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
別猶豫,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