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天換明

第一百零四章 毛文龍的安排,重火槍之想(1/4)

    朝廷數次核兵,數量並不令毛文龍滿意。如果按照核兵官員的標準,披甲持兵方算是兵員,經過數次殲滅戰的東江軍,便可以多出數千人馬。

    兵額增加,相當的糧餉也要漲上去。盡管朝廷經常拖欠,但有了機會,催要起來也理直氣壯。

    比如這次建虜攻朝,朝廷要用到東江軍,積欠的錢糧便結清,還多給了不少。

    而且,解送人頭的賞功銀通常是不拖欠的。毛文龍粗略算下來,一二十萬兩應該是有的。

    這對於東江鎮來說,可是一筆巨款,從來沒有見過的巨財。

    毛文龍已經開始盤算,等賞功銀到了該怎麽花?

    除了賞功銀,還有登萊巡撫李嵩不斷運來的糧草物資。一次大捷運一批,毛文龍估計要把登萊自萬曆以來積攢的物資弄來大半。

    朝鮮可是大明的藩屬國,是封鎖建虜的重要一環。如果朝鮮屈服,倒向建虜,大明的臉麵往哪擱,什麽三方四方布置豈不是要破產?

    毛文龍的書信中也委婉地指出了援朝的重大意義,以及東江軍所麵臨的物資匱乏的困難。如果最終出現了最不好的結果,他就要把責任推到登萊支援不力。

    李嵩想必也明白得很,在這個關鍵時期,也是關係到他的前程。

    援朝不利,節製東江鎮的登萊巡撫能沒有責任,毛文龍已經找到了理由,就看他的表現了。

    有此種種,毛大帥的心情豈能不好?

    而細數下來,郭大靖的功勞就更大了。現在,毛文龍都覺得賞給其家眷的那點東西太寒酸。

    “郭大靖肯拚命冒死,合該論功行賞。”毛承祿委婉地說道:“但一下子提拔太快,對他未必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毛文龍轉頭看了毛承祿一眼,沉吟不語,好半晌才沉聲道:“若不能賞罰分明,本帥又何以治軍?出身遼東剃頭人,又家破人亡,與建虜仇深似海,此人可用。”

    “至於以後他的前程,還是要他自己去掙。”毛文龍繼續說道:“而且,他的家鄉在金州,也頗有收複之心。本帥就把他放在遼南,希望他能幹出個樣子來。省得朝中老有官員汙稱東江軍避之遠島,無從牽製。”

    僻處海外,又相對獨立,難免受到文官的攻訐。朝廷內的一些官員就汙稱須彌島(即雲從島)離後金老巢兩千餘裏,根本無法牽製,糜費糧餉。

    其實,就算毛文龍遊而不擊,戰報水分很大。單是他占據海島,收納十幾萬潰散遼民,也是大功一件。

    遼東淪陷,無數遼民落入建虜的殘酷統治。如果沒有東江鎮,他們就是徹底絕望,連九死一生的逃亡機會都沒有。

    當然,朝中還是有明白人,木匠皇帝也不是糊塗蛋。

    比如薑曰廣、王夢尹,就在奏疏中正確評價過毛文龍和東江軍,認為毛文龍能收納遼左孑遺,並在遼東設伏、用間,乘敝出奇地與建虜周旋,就已經是功勞不小。

    現實條件決定了明軍不具備與建虜野戰的能力,朝廷重金打造的關寧軍尚且如此,又怎能奢望裝備簡陋、糧餉俱缺的東江軍呢?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
別猶豫,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