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侯

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伊吾(2/2)

    “這裏的百姓怎麽都不逃跑?”

    劉瓊不解問道:“他們不怕大軍入城搶掠嗎?”闌

    張煌笑道:“回稟大將軍,如果是西遼軍,他們害怕的,早就跑光了,但雍軍不怕,之前李都督率領大軍過來,秋毫無犯,百姓們都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原來如此!”

    劉瓊點點頭,又對張煌道:“我想和當地德高望重的長者們談一談,時間就定在明天吧!就在縣衙裏麵,這件事就拜托你了。”

    “卑職一定辦好!”

    ........

    縣衙裏的回紇官員已經走了,還剩一些文吏,有漢人也有回紇人,他們都是本城人,雍軍的到來讓他們惶惶不安。

    劉瓊把十幾名文吏召集起來,對他們高聲道:“按照雍朝和西州回紇達成的協議,雍朝將重新安西都護府,安西設立五座軍城,也就是五個縣,伊吾是第一個縣,各位可以繼續留下,成為雍朝的官吏,也可以回家,我們不會勉強,如果願意留下,就需要大家簽署一份效忠書。”闌

    十幾名官員都沒有遲疑,紛紛上前在效忠書上簽了字,他們也要養家糊口,失去了這份差事,他們怎麽生活?

    生活才是最現實的,歸屬反而不重要,劉瓊見眾人都簽了字,這才點點頭,給眾人介紹張煌,從現在開始,張煌就是伊吾縣縣令。

    ........

    雍軍獲得軍城當然還會包括周圍一些附屬的土地,沒有哪座軍城會以城牆為界線,一定還有周圍的附屬土地,道理也很簡單,很多城內百姓在城外都有土地,如果以城牆為界,那人和土地就分開了。

    如果以城牆為界,西州回紇軍就直接合法地兵臨城下了。

    所以雍朝和西州回紇簽署的細則中就標注得很清楚,安西都護府的軍城範圍包括城池周圍二十裏,同時前往河西的道路暢通無阻。

    也就是說,城牆周圍二十裏內都附屬於軍城,看起來似乎很多,實際上對於地域遼闊的安西,二十裏根本就不算什麽。闌

    劉瓊隨即在幾名漢人官員的帶領下,在城外巡視,外麵是大片草原、森林和低緩的丘陵,一條寬闊的大河從北方流淌而來,這就是伊吾河,天空湛藍,水質也清澈湛藍,兩岸長滿了搖曳的野花,一群群牛羊在河邊安靜地喝水。

    劉瓊用馬鞭指著大河兩岸問道:“河兩岸的土地都屬於誰?”

    官員搖搖頭,指著遙遠的北方道:“北方數百裏外的折羅漫山腳的牧場屬於烏孫人,其他都屬於國王。”

    “但我在城西看見了不少麥田,有多少?”

    “一共有一百二十頃,都時官田,大將軍可能不知,我們這裏的土地沒有私田的說法,要麽部族所有,要麽國王所有,哪怕是貴族占有大片土地,也是以部族的名義占有,一個部族幾百戶、上千戶,裏麵很多都是奴戶。”

    劉瓊點點頭,“所以這裏的牛羊要麽是給國王養的,要麽就是給官府養的。”

    “其實都是給國王養的,官府的糧食和牛羊賣給普通百姓,得到的錢都要作為稅錢上繳給國王,國王再用來養軍隊。”闌

    劉瓊其實考慮的是長駐大軍的補給問題,以後安西長駐五萬大軍,他們的軍糧一直由朝廷補給,太遙遠了,天子的意思是,駐紮安西的軍隊最好還是能糧食自給。

    劉瓊指著大河道:“大河兩岸以後就作為軍方土地,用來給軍隊屯田。”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