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侯

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雍南(1/2)

    雍南縣就是劉大江購買的那座大島,後世的納土納群島,劉大江又把它轉賣給了泉州府和海外貿易署,雍王陳慶給它改名為雍南島,又在這裏建立了南洋經略使司,由曹德出任第一任經略使。

    由官府接手後,官府般開始運作起來,首先是駐軍兩千人,大型戰船二十艘,小船五十艘,隨即從琉球島運來一萬名日本勞工,由他們進行開辟土地建城,官府也不虧待他們,每人每天能賺一百文錢,縣城建成後送他們回國。

    駐軍之地叫做珍珠鎮,位於海邊一座天然海灣內,距離日本勞工平整土地的地方隻有三裏。

    珍珠鎮是曹德起的名字,附近的一處淺海灘內發現大量珍珠貝,士兵找到了大量珍珠。

    這裏有澹水河,軍隊就在澹水河邊建造了一座軍營,搭建了幾百座大帳,一百多名生活在巨港的漢人家庭率先遷徙而來,他們就在軍營旁邊開店軍營,深受士兵們歡迎。

    士兵們用木頭替他們修建了房屋、店鋪,又把街道地麵夯實,鋪上一層細沙,一條長約三百步的小鎮正式落城。

    小鎮上率先開業的是兩家妓院,是官方開辦的,招募了一百多名日本妓女和高麗妓女,深受士兵歡迎,但官辦妓院是給軍隊使用,勞工不能進。

    然後居民開設了雜貨鋪、酒館、茶館、妓院、客棧,居民開設的妓院是從三佛齊國找來的數十名土著女人,皮膚黝黑、身體健壯,價格很便宜,主要是針對日本國勞工。

    所以妓院修在距離小鎮最西麵,夜裏就會有不少日本勞工偷偷摸摸跑來,然後在偷偷摸摸跑回去,他們不能進珍珠鎮,一旦抓到就要立刻遣返回國,難得出國賺錢,沒有人願意被遣返回國。

    官方又建了一座小學堂,由一名文職軍官教這些漢人的孩子讀書識字。

    官方還建了一個驛郵所,驛郵所就是郵局,士兵們給家人寫了信就送來這裏,再由往來的商船把信件帶去泉州,再泉州官府通過驛站將他們信件送去各自家鄉,家人收到信至少要半年後了。

    驛郵所隻有一個老者,老者便是向導張九公,他年紀大了,無親無故,便索性留在了雍南島,至少他的名字還能留在雍南島的縣誌上。

    當然,還有補給站,這也是官辦的,給往來的船隻補給糧食和澹水,當然,糧食也是從泉州運來的,隻是一次性運來得很多,完全足夠了。

    這天下午,十艘萬石大船駛入了海灣,靠岸停泊,緊靠海灣的珍珠鎮立刻熱鬧起來。

    這十艘大船便是劉大江率領的商船隊了,劉大江的身份是皇商,專門替天子陳慶做海外貿易。

    劉大江率領船隊剛從細蘭回來,細蘭就是斯裏蘭卡,宋朝叫細蘭,後來才改名叫錫蘭。

    劉大江將絲綢瓷器賣給了那邊的商人,又購買了大量的貓兒眼、寶石、青紅寶珠以及白荳蔲、木蘭皮、麝細香、龍涎香等名貴香料。

    曹德陪同著劉大江前往珍珠鎮,建立珍珠鎮的一百多戶居民還是劉大江從巨港帶出來的。

    沒想到才短短幾個月時間,一條頗有生活氣息的街道出現了。

    “這裏還有雜貨鋪?”

    劉大江有些驚訝,“從哪裏進貨的?”

    曹德笑道:“其實我也很好奇,進去看看吧!”

    兩人走進店鋪,店主是一名三十餘歲男子,身材中等,福建路人,他叫徐鬆,官話說得很好,聽起來頗有幾分汴梁的口音,實際上他從未去過汴梁。

    徐鬆原本是一名船員,娶了一名三佛齊女子為妻,就留在了巨港,後來妻子跟人跑了,他心情鬱悶,常常光顧妓院,不料在一家妓館遇到一個被拐賣的同鄉。

    徐鬆替這名女子贖了身,兩人便生活在一起,一晃過了十年,兒子都已經七歲了。

    “經略使來了,歡迎歡迎!”

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