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侯

第九百六十七章 全殲(2/2)

    “去吧!”

    謝振生摘下頭盔,翻下馬向對方走去,隻見謝振生走出二十餘步,王瓚揮動大鐵槍喝道:“跟我突圍!”

    三十名親衛騎兵打馬疾奔,跟著王瓚向東麵突圍衝去。

    蘇遵義見有人要突圍,冷冷令道:“弓弩手準備!”

    兩千弓弩手舉弩對準了迎麵衝來的數十名騎兵,蘇遵義大喊一聲,“放箭!”

    兩千支軍弩同時發射,密集的弩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王瓚和數十名親兵,王瓚身中數百箭,射得像刺蝟一般,撲通落馬,當場慘死,後麵數十名親兵也全部被射殺,無一生還。

    .........

    天亮了,蘇遵義帶著王瓚的人頭以及數千降卒向楊再興交令,包括那些中途逃亡進樹林的士兵,大部分也被宋軍士兵抓俘。

    楊再興對戰果很滿意,一萬士兵投降了九千五百人,隻有數百人逃走,可謂戰功卓著。

    他下令將王瓚首級傳遞三軍,蘇遵義低聲道:“要不要將王瓚厚葬,表彰其忠義,寧死不降!”

    “忠義?”

    楊再興冷笑一聲道:“對女真人的忠義我可不會厚葬,挖個坑直接埋了!”

    蘇遵義慚愧道:“將軍說得對,不過謝振生是他連襟,不如把屍首交給他處理吧!省得我們的士兵挖坑費力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,你去處理此事!”

    楊再興隨即命令手下大將將一萬投降士兵押送去陝縣戰俘營,這些士兵基本上都是主動投降,因此會受到優待,至少不會送去采礦,大部分都會釋放回家,少部分有特殊本事的會加入宋軍。

    歸順士兵和戰俘士兵雖然都是投降,但性質完全不同,他們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投降的時間點,一個是在戰爭爆發前投降,一個是戰爭爆發後投降,一個是不想打仗主動投降,一個是為了免死而被動投降。

    這時,李慕清也率領兩萬騎兵到了,李慕清上前行一禮笑道:“這次我繞個大圈子算是白跑一趟了,敵軍的毛都沒有碰到一根。”

    楊再興微微笑道:“若沒有你的騎兵,對方就直接逃回洛陽了,我們抓不住他,畢竟澠池縣距離新安縣有八十裏,再怎麽突擊奔跑也沒有用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都統率兩萬騎兵,不進入澠池縣,隱瞞住對方探子,一樣能全殲敵軍。”

    楊再興搖搖頭,“這是事後軍師,兩萬騎兵過來怎麽可能不被發現,如果我們把勝利寄托在對方是傻子的基礎上,那最後的傻子一定是我們。”

    “卑職明白了!”

    楊再興笑道:“大家回新安縣休整一天,明天大軍出發去洛陽。”

    ..........

    虎牢關位於洛陽以東約兩百裏外,它實際上位於汜水縣和滎陽縣之間,所以又叫汜水關。

    虎牢關是洛陽的東大門,用來防禦中原軍隊對洛陽的進攻,和西麵的函穀關並稱兩大雄關。

    《三國演義》中,十八家諸侯討伐董卓,就是在虎牢關前,溫酒斬華雄,三英戰呂布,都發生在這裏。

    不過虎牢關是防禦東麵的進攻之敵,它的險要和雄偉也在東麵,而西麵就是一座普通的關城了,雖然是普通關城,但還是關城,隻是沒有東麵那麽雄偉罷了。

    李複興率領兩萬大軍殺到了虎牢關,虎牢關目前屬於境內關,重要性還不如孟津關,隻有駐軍八百人,全部駐紮在關城內。

    此時虎牢關也接到了偃師縣知縣派人送來的消息,宋軍已經攻破孟津關,要求所有的關隘城池都要注意防範。

    虎牢關八百守軍格外緊張,他們心裏有數,一旦宋軍從孟津關洶湧殺來,洛陽城是首當其衝,其次就是虎牢關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