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侯

第九百三十五章 計劃(2/2)

    這個時候就需要專業的人來幫助她們出謀劃策,趙巧雲也拿不定主意時,呂繡會派人去把問題送給五名幕僚,然後她和趙巧雲參考五人的意見作出決策。

    去年陳慶寫年度計劃,也是要求每人替自己寫一份,今年也一樣,每個人都洋洋灑灑寫了上萬字。

    陳慶看得頭大,索性交給了趙巧雲,讓她幫自己整理出來。

    趙巧雲不負他的期望,兩天時間就把五名幕僚的報告整理出來,精煉成不到千字的短報告。

    “五人都有同樣的建議,那就是攻打中原,但五人在細節上又有區別,盧存逸和趙士誠建議分兩步走,他們建議今年先拿下開封府以西,明年再考慮開封府以東,其他三人都主張隻要條件允許,就一鼓作氣打到登州去,當然,每個人都寫了幾千字的理由。”

    陳慶的想法也是分兩步走,甚至三步走,先奪取河南府後再看形勢,中原的對手是完顏兀術的二十萬軍,中原不是川陝,是完顏兀術的主場,自己決不能輕敵。

    但有一點能確定了,攻打中原是今年的首要戰略任務,中原民心所向,時機已經成熟。

    “然後呢?”

    陳慶又笑問道:“還有什麽建議?”

    “還有十幾項建議,張茂提醒官人,要當心朝廷趁機攻打荊湖南路,畢竟嶽飛的十萬大軍囤積在襄陽和江夏一帶,張茂認為,朝廷很可能會利用我們和金兵開戰的機會,命令嶽飛率領大軍拿下荊湖南路,甚至有可能進攻四川路,西軍要有防備。”

    陳慶也是擔心朝廷命令嶽飛奪回被自己實際控製的荊湖南路,宋朝和金國簽署了五年停戰協議,嶽飛軍正好無事。

    “有道理,我會考慮,還有呢?”

    “還有就是內政,有四個人提到了,他們都認為莪們吏治太鬆散,為了穩定犧牲太多,必須加大監察力度。

    劉彥東和李征二人特地去河東路和四川路各考察了三個月,他們認為問題很大,河東路的問題在於雍王府給予免稅一年,但很多縣還是變著花樣征稅,中飽私囊。

    而四川路的問題在於折騰,不能和朝廷割裂,就會造成混亂,有混亂就會有人趁機渾水摸魚,劉彥東和李征建議官人盡快和朝廷割裂,把朝廷趕出四川路,恢複常態。”

    陳慶眉頭一皺,“他們說的趁機渾水摸魚是什麽意思?”

    “他們說,因為州管不著縣,而四川路尚書行台剛成立,監管不足,有的縣就抓住機會增加農民的臨時稅賦,對商人課以重稅等等。”

    陳慶連忙吩咐道”“你寫一張紙條,派人送給他們二人,就說我要求他們寫出詳細的考察報告。”

    “官人,他們應該在寫報告,我會派人催催他們。”

    陳慶又看了看趙巧雲整理出來的十四條今年的計劃安排,確實考慮得周全,把自己所想的都包括了。

    他又指著最後一條計劃笑道:“什麽叫兵馬未動,糧草、情報和輿論先行?”

    趙巧雲嫣然笑道:“那是我寫的建議,官人肯定要進行備戰,但中原和別的地方不一樣,不能光考慮士兵的物資的需求,還有幾百萬百姓的需要,光饑民就會有幾十萬趕來,所以必須要將各種儲備的糧草物資以及賑濟人員都準備齊全,越充分越好。

    情報不用說了,官人肯定都已部署,但輿論呢?要讓中原百姓知道,我們要來解救他們了,川陝軍所至,中原百姓一定會簞食壺漿相迎,一旦官人得盡了中原民心,朝廷再想爭也來不及了,情報站要把消息傳出去,讓百姓們望眼欲穿。”

    “這不就告訴完顏兀術,我要大舉進攻中原嗎?”

    趙巧雲微微笑道:“西軍大舉備戰,以為能瞞得過完顏兀術?”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