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侯

第七百九十章 歌謠(2/2)

    蔣彥先點點頭笑道:“如果是這樣,估計金國也願意。”

    停一下,蔣彥先又問道:“郡王用粘罕和銀術可交換先帝,朝廷那邊告知過嗎?”

    陳慶淡淡一笑,“他們若知道了,會有大麻煩,所以等生米做成熟飯後再告訴他們,相信天子一定會喜極而泣!”

    “噗!”蔣彥先一口酒噴了出來。

    ........

    傍晚時分,宰相秦檜的馬車返回了相國府,這段時間秦檜在朝廷中屢遭挫折,使他心情一直鬱鬱不樂,最大的挫折是他以財政無法支撐為借口,極力要求朝廷放棄江淮,徹底抹殺張浚的功勞。

    原本在張浚罷相後,朝廷已經決定放棄江淮,不料嶽飛卻抵製朝廷旨意,出兵占據了淮西一線,使偽齊軍無法南下,同時完顏兀術收兵北上,原本鐵定要丟失的江淮地區,居然保住了。

    在趙鼎和李光的勸說下,天子也後悔放棄江淮,再也不提放棄江淮之事,這無疑給秦檜重重一擊。

    然後是江淮難民的安置問題,秦檜又一次輸給了趙鼎和李光聯手,嶽飛提議將江淮難民安置在荊湖兩路,秦檜強烈反對,不料趙鼎和李光卻極力支持,最後說動了天子,下旨將江淮難民遷到荊湖兩路,這無疑又是狠狠給了秦檜一記耳光。

    在涉及江淮的兩件大事秦檜都落敗了,不僅秦檜顏麵無光,更重要是,這兩件事降低了天子對他的信任度,讓秦檜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。

    他必須要動用一切手段扭轉麵臨的被動。

    秦檜在書房剛坐下,管家來報,他的心腹幕僚王昊回來了。

    王昊也是秦檜妻子王氏的族弟,雖然在家族地位比較低,但頭腦很靈活,而且很能幹。

    連王氏也很欣賞他,便把他推薦給了丈夫。

    王昊果然沒有讓秦檜失望,幾件事做得很漂亮,使秦檜對他刮目相看。

    秦檜點點頭,“讓他來書房見我!”

    不多時,王昊快步走進書房,他年約三十歲出頭,身材瘦高,看起來就很精明能幹的樣子。

    王昊躬身行禮,“卑職參見相公!”

    “一路辛苦了,情況怎麽樣?”

    王昊豎起大拇指讚道:“相國不愧是運籌帷幄之中,決勝千裏之外,效果非常好,江淮百姓中都在流傳相國編的歌謠,結果一窩蜂去了商洛,而且這個歌謠還傳到了中原。”

    秦檜擺擺手,“中原那邊我不管,我隻關心有多少江淮百姓去了陝西路?”

    “據我所知,已經快接近三十萬人了!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秦檜一拍桌子,渾身激動起來,第一批去荊湖北路的難民一共才五十萬人,結果一半以上都跑去了陝西路,他倒要看看趙鼎和李光怎麽向天子交代?

    秦檜對了對付趙鼎和李光,便親自編了一首《陝西歌》:‘家有百畝田,吃鹽三五錢,秋後穀滿倉,布帛滿屋填,官府不收稅,過路不要錢,胡虜灰飛滅,百姓子孫全。’

    這是一石雙鳥之計,首先是打趙鼎和李光的臉,讓天子認為他們江淮安置辦法是愚蠢的做法,從而證明他秦檜是多麽有先見之明。

    同時也栽贓陳慶,使天子認定陳慶要和天子爭奪社稷百姓,從而更加敵視陳慶。

    當然,雖然這首歌謠也會成全陳慶的名聲,這是秦檜極其憎恨的事情,但涉及到眼前的切身利益,秦檜暫時也顧不上了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