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侯

第七百六十五章 打援(2/2)

    很快,四萬大軍便出了山穀,穿過了姑射山,外麵並不是大片平原,而是無數低緩起伏的丘陵,分布一個個村落和大片麥田。

    宋軍的目標在一百五十裏外的正平縣,大軍集結休息了一夜,次日一早,四萬大軍便浩浩蕩蕩向正平縣殺去。

    ..........

    就在劉璀率領大軍殺向正平縣的同一時候,另外一支兩萬人的宋軍也在疾速向北行軍,這支軍隊是牛皋的隊伍,他們穿過聞喜縣進入絳州,橫穿整個絳州,這一帶也是山脈眾多,霍山、烏嶺、教山、王屋山等等。

    他們的目標是晉州冀城縣,這是沁水河畔的一座重要縣城,而沁水是澤州金兵出來的必經之路。

    宋軍的行軍速度很快,是一種高強度行軍,每個人帶了六天的幹糧,他們需要在全殲澤州敵軍後,再繼續北上,全殲另一支隆德府的軍隊。

    次日下午,兩萬大軍抵達了冀縣,他們沒有進縣城,而是在縣城以東三裏外找到一片樹林休息。

    這時,先來了近兩天的指揮使李淩趕來見牛皋,“啟稟都統製,目前還沒有發現敵軍的蹤跡。”

    牛皋點點頭,這是正常的,這一帶地形複雜,敵軍一般都是突然出現,所以他們必須要做好充分準備。

    “我讓你尋找的伏擊之地,找到了嗎?”

    李淩點點頭,“從這裏向東走十裏,那邊有一座山穀,非常適合埋伏,而且馬上要到縣城,敵軍士兵的警惕性為降低。”

    牛皋當機立斷道:“我們去埋伏之地休息!”

    很快,他們便抵達了埋伏之地,牛皋讓士兵們繼續休息,他親自查看山穀的情況。

    這種山穀很常見,是兩座大山的交界處,兩邊的大山都是斜坡,布滿了樹林,官道就在最底部,可以說一路上都是這種地形,但它很適合伏擊的原因是它的長度正好,敵軍的尾巴進了山穀,但頭部還沒有出山穀,正好把敵軍堵在山穀內。

    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就是,敵軍一般都會派探子在前方探路,這是正常的行軍,探子或者先鋒走在前麵,發現異常趕緊回去稟報。

    所以他們必須在探子走過以後再進行部署,而山坡上的大片森林正好讓他們藏身。

    半夜三更時分,正在休息的牛皋被士兵叫醒,“都統,發現敵軍的蹤跡了!”

    牛皋精神一振,立刻清醒過來,問道:“有多遠,多少敵軍?”

    “在我們東麵二十裏外,大約有一萬人。”

    隻有二十裏了,那很快就會到來,牛皋立刻道:“去通知對麵山上的弟兄們,全軍立刻醒來,準備作戰!”

    不多時,敵軍先鋒軍來了,大概有三百人,騎馬緩緩而行,不時派人進樹林查看情況。

    當然,這是一種標準行軍方式,並不是懷疑有敵軍埋伏,西軍也一樣,就算在巴蜀內部行軍,一套預防流程都要做,這其實是一支軍隊是否訓練有素的標誌。

    從目前的情況來看,協從軍的訓練程度還是要高於偽齊軍,一般偽齊軍基本上都不會有探子在前方探路,就算李成的軍隊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不過協從軍雖然訓練有素,可比起西軍又差得遠,他們的探路隻是走走形式,淺嚐輒止,隻進樹林邊緣看一看就不管了。

    如果是西軍,一定要深入樹林百步內,還要射幾支震響式的火藥箭,在樹林內發出巨大的爆裂聲,如果沒有驚鳥飛起,那就說明有問題。

    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一支軍隊的訓練程度。

    三百先鋒軍走過了山穀,西軍迅速開始進入陣地,不多時,一萬敵軍開始浩浩蕩蕩走進了山穀內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