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侯

第七百一十三章 合兵(2/2)

    .........

    長江上,兩百艘三千石大船開始緩緩靠岸,六千軍隊在岸上集結,他們便是從巴蜀過來的六千西軍,主將叫做王丹,是一名正將指揮使,他原本就是楊元清的部將,楊元清轉文職後,他調歸鄭平管轄。

    也也是鄭平的精明之處,他收到陳慶的飛鷹傳信,告訴他楊元清已率五千騎兵南下江陵,楊元清為荊南剿匪首領。

    鄭平便立刻換了將領,改派楊元清的舊將王丹率領六千人東去。

    楊元清和張舜趕到碼頭,王丹上前單膝跪下行一軍禮,“卑職王丹參見楊統領!”

    楊元清喜出望外,鄭平居然派王丹統軍前來,這就是顧及自己的麵子啊!

    “原來是王將軍,快快請起!”

    王丹起身又道:“啟稟將軍,這次卑職率領六千軍前來剿匪,除此以外,還有十萬石糧食,鄭將軍說,這是宣撫使的安排,十萬石糧食先用來賑災,糧種會後續運來。”

    楊元清點點頭問道:“是稻穀還是大米?”

    “回稟統領,隻有一萬石大米,其他都是稻穀。”

    楊元清回頭對張舜道:“開始搭棚子吧!先從江陵城開始賑粥,然後我們會把糧食送到各地方官府手中。”

    張舜大喜,“我現在就安排搭賑粥棚子。”

    ..........

    隨著六千軍隊的到來,西軍開始在荊湖南路進行繳費,楊元清將五千斥候騎兵分成一百支小隊,五十人為一隊,奔赴各地剿匪,與此同時,船隊也開始將賑濟糧食送往各州,楊元清和王丹率五千軍隊來到了監利縣,這裏盤踞著荊湖南路最大的一支土匪約兩千人組成。

    一萬大軍奔赴各地,拉開了荊湖南路全麵剿匪的大幕。

    .........

    這天上午,朝廷特使折彥質抵達京兆,受到了陳慶的熱烈歡迎,特使一行三十餘人住進了貴賓驛館。

    折彥質也極為關心西夏滅亡的情況,折家七代人一百多年都出任府州知府,替大宋鎮守邊疆,府州就是今天的榆林府穀縣,北宋的邊疆。

    也是因為金兵入侵,折家才被迫南下,折彥質做夢都想返回府州,哪怕讓他放棄朝廷官職也在所不惜。

    大堂上,兩人分賓主落座,折彥質沉吟一下問陳慶道:“宣撫使可有攻打河東的計劃?”

    陳慶笑了笑道:“初步預計是明年,但明年什麽時候,還沒有完全定下來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要攻打河東,我建議明年宜早不宜遲?”

    陳慶一怔,“折公何出此言?”

    “我是以私人身份告訴你,明年朝廷要和金兵議和停戰,一旦朝廷和金兵在淮河一線停戰,金國必然會大舉增兵河東,再想奪取河東,難度就大了。”

    陳慶微微一笑,“其實難度大並不一定是壞事,很多時候付出越大,收獲也就越多。”

    折彥質大為慚愧,點點頭,“還是宣撫使看得透徹,看得長遠。”

    折彥質沉思良久道:“如果明年我來京兆養老,不知宣撫使是否歡迎?”

    “折公在朝中出事了嗎?”

    折彥質輕輕歎息一聲,“這些年起起伏伏都和朝廷抗金策略有關,朝廷抗金,我就會被啟用,朝廷綏靖妥協,我就會貶黜,現在朝廷財政出現危機,明年妥協議和可能性極大,我已經有下台的心理準備。”

    “等金國撕毀協議的時候,折公又會東山再起了。”

    折彥質搖搖頭,“我累了,已經不想再折騰了。”

    陳慶沉默片刻,很誠懇地對折彥質道:“如果折公願意來京兆,是我陳慶莫大的榮幸!”

    =====

    【今天很抱歉,手太痛,碼字吃力,隻寫了兩章。】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