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侯

第六百八十五章 迫攻(2/2)

    兩萬士兵集結完成,指揮大將是李堪的長子李苛,他長矛一揮大喊道:“擂鼓,第一軍進攻!”

    “咚!咚!咚!”

    急促的戰鼓聲敲響,一萬士兵鋪天蓋地向城牆衝去,他們扛著攻城梯和長木筏,攻城梯用來攻城,而長木筏則用來搭護城河成為臨時渡橋,這種木筏也是用杉樹製成,長四丈,寬八尺,兩頭帶有大鐵釘,直接釘入土中,他們將排筏頂在頭上,抵禦弓箭,奔跑在最前麵,他們首要任務是為後麵的軍隊鋪路。

    城頭上,副將向鷹高聲大喊,“床弩準備!”

    城頭上的士兵迅速上弦裝箭,準備開始射擊,西軍的床弩早已不是平鋪式,平鋪式占地太大,在城頭上難以安排,西軍在好幾年前就發明了筒式床弩,一筒五支箭同時發射,需要兩人上弦,一人裝箭,三個人就能操作。

    這種筒式床弩實際上已經不叫床弩,西軍內部叫它寒鴉弩或者筒弩,它的射程沒有從前的平鋪式床弩遠,隻有五百步,但也足夠了,而且它從床弩的五人操作減少為三人操作,體積減少了大半,正好放在城牆上發射。

    “放箭!”

    隨著一陣梆子聲響起,一千部床弩同時發射,五千支寒鴉箭強勁射出,在空中劃過一道道拋物線,射向五百步外的西夏軍主力。

    奔跑中的西夏軍士兵紛紛舉起盾牌防禦,可惜他們遇到的是無堅不摧的寒鴉鐵箭,強大的寒鴉箭射穿了盾牌,同時也射穿了盾牌後麵的身體,一片片士兵慘叫著倒地,有的被射穿頭顱,有的被釘死在地上,也有的士兵肩骨粉碎,疼痛得在地上打滾哀嚎。

    強大的床弩第一輪就射死射傷了九百五十餘名西夏軍士兵。

    但西夏軍沒有任何動搖,依舊加快速度狂奔,很快他們迎來第二輪床弩,強勁的鐵箭呼嘯射下,一串串士兵迎麵栽倒,近九百名士兵再度消失在進攻的隊伍中。

    敵軍已經衝到城下百步內,向鷹大喊:“床弩撤退,萬箭陣射擊!”

    一千架床弩被搬走,靠蹲在女牆邊的一萬步弓手同時拉開守城弓放箭,城頭上頓時萬箭齊發,在天空組成一道箭網,鋪天蓋地的兵箭向城下士兵頭頂射去。

    兵箭長達兩尺五寸,用密度很高的棗木或者櫸木製成,箭杆又粗又長,前麵的箭頭也頗為沉重,這種箭用大型守城弓發射,但射程不遠,平均隻有七八十步,從城頭上高高拋射而下,它的穿透力不亞於寒鴉箭,如果盾牌的品質不過硬,一樣能被兵箭射穿。

    西夏軍當然也有高品質的厚裝大盾,隻不過這種高品質的盾牌都在天子近衛軍的手中,而這些牧民的兵器盔甲和馬匹都是自備,所謂盾牌都是自己製作的皮盾,想當簡陋,怎麽可能抵擋得住宋軍強大的製式兵箭。

    萬箭之下,傷亡極其慘重,殺傷率高達三成,兩千五百名進攻士兵被兵箭射中,城下一片哀嚎,還沒有攻到城牆下,便有超過四千人的傷亡,傷亡率甚至超過了偽齊軍。

    這也是裝備落後導致的惡果,當然也和國力有關,當年從宋朝手中奪取的兵甲裝備幾乎已經消耗殆盡,除了天子近衛軍和李察哥手中的五萬精兵裝備精良外,李堪手中的軍隊都裝備粗陋,充分體現出了西夏衰敗的國力。

    連烏延蒲盧渾都暗暗搖頭,難怪西夏軍被宋軍打落花流水,裝備太簡陋,根本抵擋不住宋軍的弓箭。

    李堪臉皮有些掛不住,他厲聲大喝道:“第二軍也一並壓上!”

    李苛有些猶豫,照這樣攻城,哪怕上五萬人也攻不下來,還不如收兵,但父親軍令如山,他隻得硬著頭皮大喊:“第二軍殺上去!”

    “咚!咚!咚!”

    戰鼓聲再度敲響,第二軍一萬人如潮水一般的衝了上去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