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侯

第四百二十五章 同步(2/2)

    他們會突襲隴西縣嗎?

    陳慶已經感到了出兵鞏州的迫切性。

    ........

    當天晚上,陳慶便命令王鐸率三千軍隊增援隴西縣。

    三天後,陳慶又親自率領一萬五千大軍趕往鞏州。

    鞏州定西縣南麵的官道上,一支兩萬人的西夏大軍正浩浩蕩蕩向南方進發,這支軍隊由步兵、騎兵和駱駝軍組成,在他們身後還有一支龐大的輜重隊伍。

    這種穩重出兵的方式在西夏軍中比較少見,西夏軍喜歡出奇兵,棋走險著,這也和宋夏兩軍百年對峙有關,宋軍都是修建險關要隘,正常進攻很難奪取,往往靠偷襲才有希望。

    所以,西夏軍長年累月對宋軍進行偷襲,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他們喜出奇兵的傳統。

    之前,西夏軍兩次出奇兵攻打隴西縣和隴幹縣,都被宋軍所破,西夏天子李乾順吸取了教訓,改派以穩健出名的大將曹保宗為主將。

    曹保宗是西夏老相國曹介的長子,曹介在李乾順戰勝梁太後奪取朝政大權的過程中,立下了重大功勞,被李乾順封為燕王,他的子女都得到了重用。

    曹介雖然已經在五年前病逝,但他子女依舊受到李乾順的器重,尤其長子曹保宗被封為大將軍,統領十萬大軍守衛京城,他是李乾順最信任的大將。

    這次鞏州和德順州同時失手,李乾順不敢再小瞧宋軍,便派出曹保宗出任蘭州軍隊主帥,率七萬大軍確保熙河路不失。

    曹保宗年約四十歲,鼻子高挺,目光深邃有神,嘴唇極具輪廓,他父親曹介就有一半漢人血統,曹保宗的漢人血統雖然已經不太明顯,但還是從相貌輪廓上看得出來,他的相貌沒有黨項人的粗獷,反而有漢人的細致。

    這時,一名騎兵疾速奔來,抱拳道:“啟稟大將軍,隴西縣傳來消息,宋軍已向隴西增兵三千人,隴西縣守軍已達六千。”

    曹保宗哼了一聲,“他反應倒挺快!”

    旁邊大將尚東延低聲道:“陳慶應該盯住了我們的一舉一動,我們增兵定西縣,被他發現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發現也很正常,比如我也知道他率一萬五千人離開了成紀縣,前來支援隴西縣,所以我才出兵兩萬人,我倒想會一會這位號稱西北第一猛將的宋將。”

    “大將軍是想刻意會一會他?”

    “那當然!”

    曹保宗冷冷道:“以兩萬軍對兩萬軍,就看看他是真有本事,還是徒有虛名!”

    ..........

    在隴西縣百裏外的官道上,陳慶率領的大軍也在浩浩蕩蕩開往隴西縣,派出的數十支斥候小隊不斷傳來前方安全的消息。

    陳慶在過渭水時便得到了鞏州北方的斥候消息,敵軍主將曹保宗已率兩萬大軍南下,攜帶了大量輜重,軍隊護衛嚴密,行走緩慢。

    陳慶立刻明白了對方的用意,曹保宗應該是想親自來試探自己,把戰火引向鞏州,保證了臨洮州和蘭州的安全。

    也就是對方又從守勢轉為攻勢。

    謀士張曉在一旁道:“都統,對方是想把戰場南壓到隴西縣,如果勝了,他們直接吞並隴西縣,如果敗了,他們再向北撤離,也沒有什麽損失,打的好算盤啊!”

    陳慶冷笑一聲道:“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對不對,不可能什麽好事都被他占全。”

    “都統說得一點沒錯,他們把戰場南移,看似占據了主動,但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弱點軟肋,那就是後勤補給,如果後勤補給線被切斷,他們麻煩就大了。”

    “參軍想法和我完全一樣,怎麽利用對方的弱點,就是這場戰爭獲勝的關鍵。”

    陳慶高喝一聲,“傳我的命令,加快速度行軍!”

    大軍加快了速度,浩浩蕩蕩向隴西縣奔去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