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侯

第三百二十六章 夷陵 上(2/2)

    “不用買,我家就有,你們十幾人,從盔甲到長矛弓弩,一應俱全。”

    眾人來薑明家,薑明家的宅子不小,足有十幾畝,他父母妻兒都住在這裏,他在城外還有一座莊園,幾百畝土地。

    薑明讓管家安排楊再興等人去東院住下,並告訴管家,他們可不是夥計,而是自己花高價請的武士護衛,關鍵時候保命的,要好好食宿,不得怠慢了。

    管家答應了,帶著楊再興等人去了東院。

    十三人隻帶了隨身匕首,沒有攜帶其他兵器,他們吃了飯,又休息了一會兒,薑明過來笑道:“楊官人,你們跟我來。”

    楊再興給高定和劉瓊使了個顏色,他們帶幾名手下跟隨薑明來到西院,走進一間沒有窗戶的大屋子,是一座倉庫,裏麵堆滿了各種貨物,從皮毛到布匹到綢緞,以及鴨絨鵝絨等填充物。

    薑明搬開貨物,露出一扇小門,他打開門,請眾人進去。

    眾人眼睛一亮,裏麵赫然是一座小型兵器庫,長矛、盔甲、刀劍、盾牌、弓弩,一應俱全,每一樣都有數十件之多。

    “夷陵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兵器,我們這裏一共有五十套,是給我的夥計和莊丁們準備的,也是為了保衛家園,你們需要多少,隨便拿。”

    眾人取了十三套兵甲,另外,楊再興三人各找一根鐵槍,雖然做工粗了一點,但重量不錯,這才返回東院。

    十三人除了楊再興、高定、劉瓊三名大將外,還有十人都是指揮使和都頭,包括力量強大的梁貴,薑明特地從鐵匠鋪給他找來一把四十斤的鐵錘。

    如果沒有薑明這個本地大商人幫助,陳慶倒不敢這麽大意,萬一被一鍋端了,他可就損失慘重了。

    按照約定,他們今晚三更時分奪取東城門。

    夷陵沒有護城河,但它修建在半山腰上,上城需要爬一個比較陡的長斜坡,攻城非常困難,蔣彥先傷亡了近四千人才奪取夷陵。

    陳慶可不想付出這麽慘重的代價,那麽計取夷陵就勢在必行了。

    夜幕剛剛降臨,薑明帶來一名官員,是縣衙的押司,偽齊軍攻上城頭後,知縣等官員都跟隨守軍撤退了,縣衙隨即被軍管,統領王賓管製整個縣城,幾名押司文吏他還繼續使用,否則很多事情都沒法做了。

    這名押司叫做薑雲,是薑明的堂弟,他們薑氏家族在夷陵算是地頭蛇,人丁比較興旺,在縣城各個門路都有族人。

    “之前蔣彥先定了一套很嚴密的規矩,實際上王賓並沒有嚴格遵守,如果按照蔣彥先的規矩,你們根本進不了城,蔣彥先規定,說外地口音的青壯男子一律不準進城,本地男子進城,一次不能超過三人,進城之前要明確居住地,守軍要每隔兩個時辰去查探一次,王賓嫌這個規定太繁瑣,就沒有執行。

    然後是夜裏守城和巡邏人數不得低於一千人,東城門不得低於五百人,所有士兵都必須穿甲睡覺,連鞋都不能脫,這一點王賓執行得還可以,晚上都有一千人巡邏防守,東城門處有三百人,城頭兩側各有一百人。”

    “巡邏線路怎麽走?”楊再興問道。

    “就兩支巡邏隊,一支是從東走到西,一個是從南走到北,每支隊伍兩百人。”

    東西大街長約五裏,南北大街長四裏,巡邏隊最多跑三裏左右就能跑到東城門。

    眾人都感覺有些頭大,這個蔣彥先果然厲害,夜裏的防禦措施製定得如此嚴密,想奪取城門還真不容易。

    “城門怎麽打開,需要上城嗎?”楊再興又問道。

    他知道一般是護城吊橋才需要上城,而夷陵縣沒有吊橋。

    “必須上城,城門有三根胳膊粗的鐵門栓,開關在城頭,在城下打不開。”

    眾人又詳細問了各種細節,薑雲這才告辭走了。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加入書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