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侯

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戰 下(2/2)

    董先見宋軍已經占據了七成優勢,他們很難挽回頹敗之勢,與其全麵潰敗,不如主動撤退。

    他大喊道:“傳令軍隊向北撤退!向北方撤退!”

    ‘當!當!當!’的鍾聲敲響,董先率領千餘人率先向北方奔逃,與其說是撤退,不如說是潰敗,偽齊軍士兵的作戰意誌崩潰了,全軍大敗,每個人都隻想著逃命,丟盔卸甲,沒命地向北方奔逃。

    這時,李綱也下令開城,解潛率一萬軍殺向敵軍大營,大營主將劉真卻比較聰明,開啟大營出來投降,他們寧可向李綱的軍隊投降,也絕不向陳慶的軍隊投降。

    不過這一次陳慶沒有殺俘,一萬騎兵負責追殺敵軍,隻要投降都可以放過,由折彥質的步兵負責接收投降。

    騎兵一口氣追出三十多裏,這才停止了追擊。

    這一戰,除了後勤營全部投降外,四萬敵軍被斬殺了一萬三餘人,投降者超過兩萬人,董先在五十裏外收集殘軍,隻收到五千餘人,他心中惶恐,不敢久留,帶著殘軍向襄陽倉惶逃去。

    而陳慶也同樣傷亡不小,他騎兵陣亡八百人,受傷兩千人出頭,步兵陣亡一千五百餘人,受傷超過兩千人。

    這時,折彥質帶著陳慶來見李綱,這一戰,陳慶本人表現出來的統領能力和洞察戰機的能力心服口服,他們不僅有一個睿智果斷的主帥,也有很多能獨當一麵的大將,還有精銳凶悍的士兵,組成了一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,不愧是西軍精銳中的精銳,恐怕這也是宋朝最強悍的軍隊了。

    陳慶向李綱見了禮,李綱笑眯眯問道:“陳都統能否教我,下一戰該怎麽打?”

    陳慶沉吟一下道:“下一戰我認為應該分兵兩路,一路由宣撫使率領,收複郢州,準備向襄陽進發,另一路由卑職率領,率本部前往峽州,進攻蔣彥先的軍隊,卑職建議宣撫使不要急於進攻襄陽,畢竟他們還有兩萬多軍隊,最好等卑職前來匯合後,再攻打襄陽不遲。”

    李綱點點頭,“我知道了,我就先奪回長壽縣!”

    陳慶又道:“我已派鄭平率兩千軍隊和三十艘車船前往襄陽,奪取敵軍的四十艘運糧船隊,從時間上算,鄭平應該在襄陽附近了,如果得手,他會帶著船隊到長壽縣和宣撫使會合。”

    “我很期待鄭統領的水軍,它一定會成為我們奪回襄陽的翅膀。”

    現在李綱也很看重水軍,也多虧陳慶提前摧毀了敵軍水軍,才能保證他們不再腹背受敵,有了鄭平的水軍,還能切斷襄陽各種援軍。

    陳慶把傷兵留在漢陽調養,休息一夜後,重新補給,他率領七千騎兵和四千步兵乘船前往峽州。

    碼頭上,李綱望著浩浩蕩蕩的船隊遠去,他笑著問折彥質,“這次決戰,折都統最深的感受是什麽?”

    折彥質感歎道:“各種感受都太深了,我可以舉個例子,宣撫使就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“請說,我洗耳恭聽!”

    折彥質沉吟一下道:“這次和我配合的五千軍隊,我很熟悉,他們原本是嶽州軍隊,我曾經統領過,當時給我的印象是一支很平庸的軍隊,但現在他們給我的印象完全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軍,個個奮勇殺敵,悍不畏死,完全就像脫胎換骨一樣,我感覺他的軍隊就像一個熔爐,一把平庸的砍柴刀也會被鍛打成一支鋒利的戰刀。”

    折彥質歎口氣,又對李綱道:“恕卑職直言,這樣的軍隊應該留在西軍,那裏才是他們的天地。”

    李綱點點頭,“我會向官家建議!” 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加入書架